ID: 23936890

【乐学同步作业单】13、精卫填海——2025-2026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3775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5-2026,编版,上册,语文,四年级,学年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乐学同步作业单 13、精卫填海 ※基础巩固 一、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上古神话,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女娃是炎帝的少女,不幸nì( )亡于东海,于是她化为身形娇小的鸟,名yuē( )精卫,每日往fǎn( )于西山与东海之间,xián( )来树枝和石块,丢入大海,试图填平大海。这个故事精神内涵丰富,是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 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汉字,注意书写正确、工整。 2、“少”字是多音字,在语段中读 ,我能用它的另一个读音组词: 。 3、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字义,典典制作了汉字注释卡,请你填写完整。 要理解的字 理解字义的方法 字的意思 溺而不返 查阅工具书:①落水,淹没;②沉迷。 (填序号) 故为精卫 语境推断法:联系上下文 以堙于东海 借助注释法 4、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炎帝之少女。 B.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C.常衔西山之木石。 D.光持石击瓮破之。 二、辨析形近字,选择恰当的字填入括号中。 【日 曰】 古人( ):“一( )之计在于晨。” 【弱 溺】 自从经历( )水事件后,她的身体越来越虚( )。 三、选一选。 1、下列哪一句中的“之”与“炎帝之少女”的“之”意思相同 ( ) A.博学之 B.光持石击瓮破之 C.西山之木石 D.人非生而知之者 2、下列朗读停顿正确的是哪一项 ( ) A.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B.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C.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D.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3、体会精神下列与“精卫填海”所传达的精神最相符的是哪一项 ( ) A.七岁的曹冲想出了许多官员都没想到的称象的办法。 B.袁隆平院士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研究杂交水稻。 C.王冕少时寄住在寺庙,夜里借佛像前的长明灯诵读至天亮。 D.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下,白求恩冒着敌人的炮火救治伤员。 四、翻译句子。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五、读读精卫的话,看看她是怎样应对的。 1、大家结合图片,明白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请你帮忙按顺序排列图片。 2、一位神官看到最后这幅图,想到了“ ”这句话。(用课文原句作答) 3、精卫的遭遇让众人潸然泪下,大家都很佩服她的勇气。一位听众想就第一幅图发挥想象,写一写精卫是如何克服困难的,请你帮帮忙。 ※阅读提升 六、课内小古文阅读。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精卫填海的起因是什么 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 2、读故事,借助提示感受神奇的想象。 这神奇之一:女娃死后 这神奇之二:精卫只是一只小小的鸟儿,却 3、学校图书馆要为《精卫填海》这本绘本做张简介卡,请你来帮忙。 4、精卫用树枝和石子来填塞浩瀚无边的东海,决心非常大。但仅有决心是不够的,渺小的精卫长年累月地填海,表现出其 的精神。 5、下列故事中与《精卫填海》的内涵最为相似的一项是( )。 A.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多次搬家。 B.车胤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灯油,就捉来萤火虫装进袋子里,靠着微弱的光读书。 C.炎帝的女儿瑶姬斩杀在江中兴风作浪的妖龙,派神鸟引领人们平安渡过三峡。 D.愚公家门口有两座大山,出行不便,愚公决定一点一点地移走大山,并带着家人行动起来。 七、现代文阅读理解。 海上生明月(节选) ①太阳神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是他最钟爱的女儿。 炎帝不仅管太阳,还管五谷和药材。他事情很多,每天一大早就要去东海,指挥太阳升起,直到太阳西沉才回家。 ②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可是父亲忙于公事,总是不带她去。这一天,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