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知识点全覆盖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课标要求--命题依据】 模块概述 内容要求 学习提示 高考要求 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讲述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坚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描述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领会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意义,学会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 可创设情境,剖析孤立、静止、片面看问题的错误观点,学会运用辩证思维 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观察和分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现象 【单元核心解读】 1.本模块的核心是: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 2.贯穿本模块的线索有三个: (1)哲学:哲学的起源,哲学的含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 (2)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恩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3)唯物论:物质,规律,意识,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 (4)辩证法:联系,发展,矛盾。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课标内容 考查指向 比较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异同; 理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核心价值: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必备知识: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科学知识、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两大派别、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关键能力:辨识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相关哲学现象、观点作出判断:分析某现象体现的哲学道理,进行理论和事实方面的论证: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相关哲学问题作出正确的评价。 学科素养:认同唯物主义的观点,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认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结合学生自身学习实际,能够说明生活中必须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坚持以哲学为指导,开启人的智慧,坚持实践的观点,与时俱进,提高自觉运用哲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 1.哲学的起源 (1)从哲学的本义 ①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其本义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②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2)哲学的产生 ①(本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②(处理的关系:)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③(起源:)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认识世界) (3))哲学的作用 指导人们的生活和实践。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助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特别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升华)。 ②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等于真正的哲学。 ③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因为它从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⑴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 世界观 区 别 含义不同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形成不同 哲学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 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 特点不同 哲学并非人人都有;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世界观人人都有,世界观是零散的、不自觉的、简单化的 联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