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延安中学2025学年 第一学期 9月质量调研 试卷 高二年级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积累与运用(12分) 1.按要求填空(8分) ⑴ ,凌万顷之茫然。(苏轼《前赤壁赋》) ⑵越陌度阡,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曹操《短歌行》) ⑶是故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⑷成语“袍泽之谊”的出处是《诗经·秦风· 》 ⑸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 , ”两句,由江面到天空,描写出辽阔旷远、空明澄澈的景象。 ⑹李白的《将进酒》以“ , ”开篇,气势惊人,用黄河的永恒浩大反衬生命短暂、人生易逝。 2.单选题(4分) ⑴高三的学长即将去北京读心仪的大学,作为临别赠言,你不会选择以下哪一句诗句?( )(2分) A.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B.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C.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D.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⑵ 在《祝福》角色分析会上,导演要求演员们从社会批判角度理解人物。以下哪位演员的理解最符合鲁迅“揭露病态社会”的创作意图?( )(2分) A. 饰演祥林嫂的演员说:“我要演出她捐门槛时的虔诚,表现底层人民对封建迷信的盲目信奉。” B. 饰演柳妈的演员说:“我要用关心祥林嫂的语气来传播阴司惩罚,展现封建思想对普通人的毒害。” C. 饰演鲁四老爷的演员说:“我要通过严格的礼仪举止,塑造一个恪守传统的知识分子形象。” D. 饰演短工的演员说:“我要用玩世不恭的表情说'老了',表现劳动人民对生死的无畏。” 二 阅读(4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6题。(11分) 对蔡澜①的态度是对意义、责任和自由的自我投射 二湘 ⑴中国有句老话,盖棺定论,但显然,蔡澜先生去世,世人并没有达成一个一致的定论,而是又一次分裂了。一边是无数人转发他谈衰老、谈人生、谈感情的金句,感叹人家活得多通透。一边是一些人认为,蔡澜的言论看似豁达洒脱,其实格局狭小,缺乏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缺乏对女性的尊重。 ⑵对蔡澜的态度,不仅是对一个公共人物的评判,更是在审视我们自己。对他的喜爱或批评,照出了我们内心深处的矛盾:有人追求意义、责任、理想,对世界抱有改造的愿望;还有人更看重个人体验、自由、享乐,倾向于接受世界的荒谬性和不可控。 ⑶赞赏蔡澜的人很多,但他们未必真的活明白了,而是太累了。大家都压力山大,对躺平、看破的态度有天然的共鸣,蔡澜的通透似乎正好戳中他们的情绪痛点。 ⑷韩炳哲在《倦怠社会》里这样剖析当代个体:“新自由主义体制产生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它不再依赖于他者的剥削,而是建立在自我剥削之上。这种方式比外部剥削更高效,因为它伴随着一种自由的感觉。剥削者与被剥削者是同一个人,受害者与施害者在一个个体中重合。在自由名义下将自己当作项目来运作的人,既是奴隶,也是主人。” ⑸现代人之所以疲惫不堪却无法抱怨,正是因为他们已经把效率、自我优化、积极心态等内化为一种自我要求。他们似乎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当然就无从指责,也无处逃脱。 ⑹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蔡澜式的人生观恰如其分地提供了一种麻醉。不必改变,不必承担,不必愤怒,享受就好。每一个被996碾压、在AI焦虑与职场内卷中挣扎,被自我和外部世界束缚的年轻人,看到蔡澜说“任性而活,是人生最过瘾的事”,多像在黑暗的隧道尽头看到一点温暖的橘光。 ⑺此外,这么多人推崇蔡澜,还因为这是一个个人主义盛行的年代,人们不再相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是追求个体的自由和享乐。蔡澜说他有61个女友,如果从18岁算起,平均一个女友一年多一点,很难想象他对每一任女友有多少深情。这种对感情的消费态度,几乎成为一种极致的享乐主义,将爱情从情感与责任中抽离,转化为体验的堆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