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9195

第15课 人机对话的实现 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作业练习 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浙教版

日期:2025-09-21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15209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作业,信息技术,上册,六年级,学年,2025-2026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15课 人机对话的实现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信息科技 -出卷网-:浙江教育-出卷网- 出版日期:2023年7月 教学内容与学习对象分析 人机对话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普遍,本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机对话的原理”“利用编程实现人机对话”“利用人工智能设备实现人机对话”三个板块。重点学习的大概念是“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包括抽象、分解、建模和制订解决方案”和“计算系统可以抽象为输入、计算和输出三个典型环节”。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的最后一课,前面已经介绍了算法的实现、算法的效率和算法的影响三部分内容,辨析了在线生活中的算法和算法对生活的影响。本课时需以学科视角观察并解释算法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知道算法在人机对话等技术中的支撑作用,是对本册教材内容的综合性学习。同时,本课也是算法模块阶段性收尾课时,需梳理并总结五六年级中算法知识,也为六年级下控制系统中计算做知识和能力储备。 本课基于“算法”这一逻辑主线,响应课程标准中“针对简单问题,尝试设计求解算法,并通过程序进行验证”的内容要求。以制作AI失物招领机为例,通过Python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了解人机对话是如何实现的。“人机对话的原理”板块聚焦“对话输入———语音识别———语义理解———语音合成———语音输出”这一流程,提炼了与智能设备对话的原理。“利用编程实现人机对话”板块回顾使用自然语言或流程图描述人机对话模型,再呈现了Python编写的失物招领程序。“利用人工智能设备实现人机对话”板块拓展了多样化人机对话应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多次体验过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的使用,接触过语音输入、语音输出等应用。经过四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知晓:人的声音如何存入计算机。在五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使用自然语言或流程图建构模型,理解了算法的三种控制结构,掌握了使用算法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在六年级学习中,学生理解了针对不同算法解决同一问题的时间效率差异,一定程度上认识了算法的价值和局限性。六年级学生初步形成计算思维,能理解算法是如何通过一组明确定义且可执行的操作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的;能运用算法尝试解决简单问题。能利用文字、图示或简单的代码等方式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描述。能运用多种算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并理解不同的算法效率不同。能理解并能运用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即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能理解计算系统三个环节(输入、计算和输出)的构成要素和工作原理。虽然该阶段的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并使用人机对话,但理解其背后的原理还需要教师的引领;同时,不同的六年级学生使用Python编程实现人机对话原理的思维差异较悬殊,需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分层目标和分层作业,并设计对应的量规。 教学目标分析(含核心素养导向) 1.通过体验多种人机对话流程,了解人机对话的原理。 2.通过编程实现与“AI失物招领机”的对话,进一步加深对算法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起支撑作用的认识。 教学重点: 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包括抽象、分解、建模和制订解决方案。 2. 计算系统可以抽象为输入、计算和输出三个典型环节。 教学难点: 编写人机对话验证的程序。 教学过程 探索:生活中的人机对话设备 【学生活动】 1.认一认课件出示的AI小助手,说一说这些AI小助手的名称。 2.说一说AI小助手的名称,认识这些人工智能设备与其它设备的差异。 【教师引导】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讨论话题:生活中有很多智能设备能听芯片人说的话,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学生讨论之后回答。(预设:天猫精灵、小爱同学、小度音箱、小天才电话手机等) 建构:同桌交流,探索原理 活动1:学习人机对话的原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