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心向党:小学第一学段革命文化教育的具象化实践探索 ———以《热爱中国共产党》第二课时教学为例 【教学目标】 通过字源、反复再现等方式认识“热、爱”等110个生字,理解“中国共产党”等3个词语。 2.朗读课文,借助完整句式的特点,读好课文最后一个长句子。 3.通过相关资料,体会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激起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相关资料,体会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激起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导入,回应疑问 1. 出示儿歌一二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花儿喜欢太阳”,所以(引导学生往后读),“鸟儿喜欢蓝天”,所以(引导学生往后读)。 2.回顾:是啊,太阳、蓝天不仅给花儿、鸟儿带来温暖和快乐,更给予它们生命和自由!那我们小朋友喜欢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 3.大家在上一节课中对课题产生了疑问,都想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什么?为什么要“热爱中国共产党”?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索。来,让我们打开书本,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和“中国共产党”相关的句子。交流并关注字音的正确:如“幸”“成”的后鼻音要读得很响亮到位。 4.指导朗读长句子 (1)这个句子比较长,要读好它可不容易。特别是后半句。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怎么读好长句子?自己先试着读一读。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读?(标注停顿)相机借助手卡指导:我们怎么样?我们在哪里幸福成长?———强调“在党的怀抱里”同样要连读,中间不能断。 (2)点红(或放大)“怀抱”:仔细观察,“怀抱”两个字的偏旁我们都学过。竖心旁表示在胸口,提手旁表示用手抱着。小的时候,我们经常被妈妈这样怀抱着,在妈妈的怀抱里,你一定感觉? (3)现在我们在“党的怀抱里”也应该会是这样的感觉,让我们一起再来合作读一读这个句子。老师读前半句,你们读后半句。 (设计理念:本板块以"温故知新———情感联结———语言建构"为设计主线。首先通过儿歌接龙唤醒学生已有的"喜欢"情感体验,实现从“太阳”“蓝天”的自然意象到“中国共产党”人文主题的认知迁移。在识字环节,用"怀抱"的动作体验将抽象概念具象化,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具象思维特点。朗读指导创新运用"台阶图"可视化停顿,配合肢体动作理解"党的怀抱",将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有机融合。整个板块遵循"具象———形象———抽象"的认知发展规律,为后续深度学习奠定基础。) 板块二:拓展资料,体会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一)拓展资料,了解中国共产党 1. 中国共产党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组织呢?我们为什么要热爱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党的成长故事吧!“党的成长故事知多少”图片出示。 (1)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经济极度落后,人民生活非常艰苦,看(出示4张图片)。为了改变这种局面,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让我们记住这个伟大的日子,把它深深地印刻在心里,我们一起读一读———1921 年 7 月 23 日。当时有哪些主要领导人呢?借助拼音先自己认一认:陈独秀、李大钊、董必武、毛泽东。大家一起读一读。 (2)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打跑了侵略者,解放了全中国,其中很多故事都被拍成了电影———出示电影海报或图片:你知道这是什么故事吗?你也可以看着图片猜一猜。 《狼牙山五壮士》: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八路军战士们不怕牺牲,英勇地与敌人斗争到底的故事。 这个呢?《鸡毛信》:这是小英雄海娃,为了保护一封重要的信,克服了很多困难,最终成功完成了任务。 猜猜这张?《长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红军叔叔阿姨们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穿越了茫茫草地,最终走出了敌人的包围。 这张图可能在讲什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