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百合花 茹志鹃 茹志鹃(1925年9月13日———1998年10月7日),曾用笔名阿如、初旭。当代著名女作家,王安忆的母亲。 祖籍浙江杭州。1925年9月生于上海。家庭贫困,幼年丧母失父,靠祖母做手工换钱过活。11岁以后才断断续续在一些教会学校、补习学校念书。1943年随兄参加新四军,之后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任过演员、组长、分队长、创作组组长。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在《文艺月报》做编辑。1998年10月7日逝世。 了解作者 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了,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 1950年起,陆续在报刊上发表短篇小说和特写,后来结集出版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禅院》和《百合花》等短篇集。其中不少名篇曾被译成日、英、法、俄、越等国文字。 创作风格及作品 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撂( ) 讷( ) 憨( ) 讪( )磕( ) 瞅( ) 拗( ) 虔( )忸怩( ) 瞟( )月亮嬷嬷( )憎恶( )嘟哝( )氛围( )踌躇( ) 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撂(liào) 讷(nè) 憨(hān) 讪(shàn)磕(kē) 瞅(chǒu) 拗(niù) 虔(qián)忸怩(ni ní) 瞟(piǎo)月亮嬷嬷(mó mo)憎恶(zēng)嘟哝(dū nong)氛围(fēn)踌躇( chóu chú) 预习检查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讷讷: 憨憨: 讪讪: 虔诚: 磕磕绊绊: 预习检查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讷讷:形容说话迟钝。 憨憨:傻气,难为情。 讪讪:形容不好意思、难为情的样子。 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磕磕绊绊:跌跌撞撞的样子。 梳理文脉 【思考1】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围绕这些人物写了哪几件事?以怎样的方式推进故事情节? “我”、小通讯员、新媳妇 1.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所 2.通讯员随“我”借被子 3.新媳妇和“我”一起在包扎所救护 4.通讯员救人牺牲、新媳妇缝衣献被 全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我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展开情节,还有一条物线百合花。 开端 --带路 发展 --借被 高潮 --牺牲/献被 结局 --盖被 感知叙事人称 1)请用第三人称复述故事。 2)思考小说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在叙事和塑造人物上的差别。 找出文章中表现我心理活动变化的词语来。并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生气 兴趣 着恼 亲热 爱上 后悔 心跳 强忍眼泪 想推开沉重 栩栩如生地描绘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的感情变化,并从“我”的感情变化中逐步完成人物性格的塑造,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我”在文中的作用 人物鉴赏 你认为这篇小说的主角是小通讯员还是新媳妇? (结合情节、人物形象、主旨分析) 双主角,人情美,人性美。 小通讯员的形象: 从他总和“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看出他细心地关怀同志;从他的腼腆羞涩,看出他的朴实、纯洁;从他借被子而又想送回去的举动,看出他善良淳朴的品质;从他掩护群众和伤员,看出他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 新媳妇的形象: 新媳妇的性格是逐渐变化的。开始时新媳妇的娴静、美丽、忸怩、羞涩,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了解到她的善良、识大局、勇敢,以及对解放军的热爱。 你读出了小说人物之间有哪几类情感 小通讯员对“我”的感情是老乡之间的友爱 小通讯员对新媳妇的感情是少男的纯爱 “我”对小通讯员的感情是朦胧的关爱 新媳妇对小通讯员的感情是母性大爱。 茹志娟的《百合花》是一部非战争化的战争小说,是一曲“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 《百合花》中人物的情感世界有着“去战争化”“写实化”和“柔化”的审美倾向。《百合花》在现代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中有着别具一格的魅力。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她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