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新课导入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新课导入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旷达自信 豪放不羁 学 习 目 标 了解本词的创作背景,诵读诗歌,疏通大意; 围绕“记梦”,梳理本词的的脉络,理清思路; 品读细节描写,把握虚实结合、以景结情的高考考点; 感悟苏轼对亡妻的凄婉的爱情与思念之情。 苏轼其人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建中靖国元年(1101)病逝于常州。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代表作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家学方面: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散文方面: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诗歌方面:与黄庭坚合称“苏黄”; 词作方面: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书法方面: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苏黄米蔡”。 绘画方面:擅长文人画,开创“湖州画派” 苏轼20岁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游历访古,三咏赤壁,写下“两赋一词”。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颍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解读题目 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村意远、江神子、水晶帘。此词双调七十字,上下片各五平韵。 点明作词时间,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其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近四十。 记梦:记录梦中所发生的事情。 知识补充———悼亡诗|词” 悼亡诗,古代诗歌题材之一,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始于西晋潘安的《悼亡诗》三首。现在广义的悼亡诗也指对亡故亲人或朋友表达追悼、哀思的诗歌。 代表诗人有潘安、元稹、李商隐、纳兰性德等;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 知识补充———悼亡诗|词” 西晋文学家潘安,美姿容。据说驾车走在路上,女人们无不为之倾倒,“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掷果盈车。但是,他和妻子情深意笃。二十四岁结婚,五十岁妻子不幸死亡,夫妇和睦相随二十六载。潘安悲痛至极,为她服丧一年,期满赴任作《悼亡诗三首》。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睹物思人,抚衿长叹,徘徊墓前,不忍离去,最后“挥涕强就车”,“路极悲有余”。 诗中所流露的真挚、自然、深沉的夫妻之情,颇为后人赞赏,此诗广泛流传。此后,《悼亡诗》便成为丈夫哀悼亡妻的专用诗题。 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最有名的悼亡诗 创作背景 1055年,16岁的王弗嫁给了19岁的苏轼,二人婚后,王弗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26岁时(1065年)就去世了。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自请外调,在密州做地方官。这时他已经快40岁了,二十年仕途奔波沉浮,妻子亡故已十年。这年正月二十日夜,苏轼梦见亡妻王氏,便写下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的悼亡词。 原配妻子:王弗,苏轼的结发之妻,眉州青神人(今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幼承庭训,颇通诗书。年十六嫁给苏轼。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和知己,“幕后听言”。治平二年五月卒,年方二十六。 第二任妻子:王闰之(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