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3208

3.2《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件(共45张PPT)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1436268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件,4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今日兰考,令人刮目相看。曾经的兰考,风沙、内涝、盐碱“三害”肆虐,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为治理“三害”,临危受命的焦裕禄来到兰考担任县委书记,从此,焦裕禄带着“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的誓言,他的名字永远和兰考连在了一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焦裕禄的故事--《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新课导入 《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习近平 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一九九〇·七·十五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评选活动中,焦裕禄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2019年9月25日,焦裕禄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在2021年公布的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共有46种伟大精神入选,焦裕禄精神便是其中之一。 新课导入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穆青 冯健 周原 语言建构与运用:梳理新闻知识,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深入理解内容,品味情感和语气,准确把握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人方式。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归纳主要事件及其所体现的品质,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和“以言见人”的写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焦裕禄精神,理解并探讨时代楷模在今天的意义。 学习目标 穆青(1921—2003),当代著名新闻记者,原名穆亚才,祖籍河南开封杞县。 “七七“事变爆发后,16岁的穆青到山西临汾,进了八路军学兵队学习,后留师部宣传做宣传工作。1942年,进入《解放日报》,从事新闻工作,开始了他的记者生涯。穆青所写的作品有:《为了周总理的嘱托》《雁翎队》《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 作者简介 知人论世 冯健(1925—)原名樊煦义,1925年生,河南新野县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和解放前夕他主要从事新闻宣传报道工作。撰有通讯《英勇搏斗一百天》《管得宽》等。1949年后冯健被调新华社工作。1965年冬,他与穆青、周原一道赴河南兰考采访焦裕禄的事迹,写出了那篇曾经感动了亿万读者的名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一)作者简介 知人论世 周原(1928—2011),原名乔元庆,河南省偃师县夹沟村人。1948年,周原选择了新闻工作,调入新华社任记者、高级记者、国内部机动采访室主任,写出了一大批有思想、有特色的报告文学,其作品曾多次获奖。与穆青等合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使他闻名全国。 (一)作者简介 1962年冬,焦裕禄来到兰考,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在除“三害”的斗争中,为了取得经验,焦裕禄同志亲自率领干部、群众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然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总结出了整治三害的具体策略,探索出了大规模栽种泡桐的办法。 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1964年12月份,新华社为了摸清河南受灾情况,穆青派记者周原去受灾最重的豫东采风。一个偶然的机会,周原来到兰考县,了解到焦裕禄的事迹,并深为震撼,随后,穆青带着新华社记者周原、冯健等人抵达兰考再次深入县乡基层、群众和干部中采访,掌握了第一手真实材料。在耗时一年又两个多月采访、座谈、写稿、改稿,七易其稿后,1966年2月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播出,随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感动全中国! 焦裕禄,山东淄博人,原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