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胡适) “我受孔子思想影响很大,受老子思想影响巨大!”(托尔思泰) 上善若水、祸福相倚、大器晚成、 虚怀若谷、自知之明、大智若愚、 宠辱不惊、功成不居······ (出自《老子》的成语) 据传,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理氏怀了身孕。“李母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割左腋而生。”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白胡子。因此,理氏给他取的名字叫“老子”。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 。 老子骑“青牛”过关,青牛后来成了神仙道士的坐骑,成了老子的代名词了,老子又被称为“青牛师”、“青牛翁”等。 据说尹喜读后,似闻天籁,官也不做了,赶紧追老子…… 尹喜从书中悟出了什么? 紫气东来: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给尹喜留下一本书就是《老子》(唐称《道经经》)。 (“紫气东来”比喻吉祥的征兆)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史记》 《老子》四章 一、了解老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了解《老子》的相关知识 二、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诵课文 三、分析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 四、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了解老子的思想,并感受其现实意义 学习目标: 老子其人 作者介绍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 史载曾任周王室史官,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过着隐居生活。 少年聪颖 入周求学 效力周室 著书出关 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 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 老子当时所处西周社会,诸侯各国穷兵黩武,战乱频仍,社会之礼仪伦理已无法恢复,所以老子看透人类社会之所以会纷争不已,都是由于圣人、礼仪、法令、欲望、智慧等有为措施所引起的,正是因为社会看中名利、实力、好胜等荣誉,所以天下才会出现资源有限性的占有之争。 老子因此提出回归自然,顺应无为而治、清净绝智的自然世界的规律,从而才能守弱胜强,达到小国寡民的平静生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写作背景 2500多年前,老子离开洛阳,出函谷关向西。当时老子对周王朝的衰败感到无力,不得已的情况下准备离开家乡,去四处游历。待他走到函谷关的时候,函谷关的总兵尹喜将他拦了下来,因为他看到紫气东来的同时,老子正好骑着青牛出现,所以他认为老子是贵人。 尹喜想要留下他,于是让老子留下自己的一篇文章,老子花了非常短的时间写就了五千言的《道德经》,于是轻松的出了函谷关。 《史记》记载: “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老子出关 ,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