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3244

古诗词诵读《无衣》课件(共34张PPT)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1116096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词,诵读,无衣,课件,34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听《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谈谈军歌有什么特点。 曲调慷慨激昂、雄壮有力,激发了人民解放军与美帝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心,充分体现了志愿军和全国人民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军营里有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也有情深义重的战友情。这样的情感已经传承了数千年。今天,让我们走进诗歌《秦风·无衣》,再次感受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伟大精神。 兼 爱 秦风·无 衣 ———传唱不休的军中战歌 学习目标 加强诵读,通过把握语气、语调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诗歌。 体会主人公乐于为国效力的无私品质和浓郁的家国情怀;深入理解这首诗,培养诗歌的艺术鉴赏能力。 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及重章叠唱的写作手法;理解并欣赏诗经的语言美、情感美以及结构美。 壹 贰 叁 《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传统。原本只称《诗》,西汉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 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共305篇,也称“诗三百”。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期间杂有二言、三言、五言、七言、八言等句子,长短有致,参差错落;结构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 风、雅、颂 这些诗歌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又叫“国风”,是由不同地区的人民口头创作的歌谣,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其中有不少篇章揭露了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不少篇章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采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赋、比、兴(表现手法)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平铺直叙。包括铺排陈述和一般陈述两种情况;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知诗论世 创作背景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奢侈淫逸,朝政腐败黑暗,统治集团内讧,造成国弱兵残。周幽王岳父申侯趁机勾结西戎犬戎攻入国都,幽王死,周域大半沦落,于是平王举室东迁。这时勇武善战的秦地人民,眼看沦陷的国土,遭到敌人的蹂躏,便纷纷响应秦襄王兴师御敌的号召,保家卫国,参军参战,一鼓作气击退了侵扰的贼兵。 《无衣》便是在此历史背景下所产生的,是秦国人民慷慨从军、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歌谣。 《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共十篇,为秦地民歌。秦,古秦国在西犬丘(今甘肃天水南部,包括西汉水流域大部),东周初,因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开始列为诸侯,改建都于雍(今陕西凤翔),自此逐渐强大起来。统治区大致包括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部。 “秦风”就是这个区域的诗。秦诗产生的时代大致说来是自春秋初至秦穆公(死于前六二二年)的一百五、六十年间。 《国风·秦风》共有十首诗:车邻、驷驖、小戎、蒹葭、终南、黄鸟、晨风、无衣、渭阳和权舆。 了解秦风 《无衣》选自十五《国风》中的秦风,属于秦国民歌。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奢侈淫逸,朝政腐败黑暗,统治集团内讧,造成国弱兵残。周幽王岳父申侯趁机勾结西戎犬戎攻入国都,幽王死,周域大半沦落,于是平王举室东迁。勇武善战的秦地人民,眼看沦陷的国土将要遭到敌人的蹂躏,便纷纷响应秦襄王兴师御敌的号召,保家卫国,参军参战,一鼓作气击退了侵扰的贼兵。《无衣》便是在此历史背景下所产生的,是一首秦国人民慷慨从军、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歌谣。本诗标题“无衣”的意思是说当时军情紧急,征衣一时难以齐备。 了解《无衣》 当时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