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3246

古诗词诵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共34张PPT)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1684086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词,诵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34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课前导入 你印象中的苏轼,是一种怎样的画风?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胸襟豁达的苏轼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踌躇满志的苏轼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旷达潇洒的苏轼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豪放浪漫的苏轼 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一首著名的悼念亡妻王弗的词《江城子》,来了解和我们印象中不一样的苏轼,体会他性格中的另一面:多情! 苏轼 苏轼 语言建构 与运用 审美鉴赏 与创造 文化传承 与理解 课程目标 思维发展 与提升 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词内容。 领悟诗歌中蕴含的语言美,表达美,情感美。 学习鉴赏诗词虚实相生、白描的艺术手法。 了解苏词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感受豪放派代表苏轼不一样的一面。 旷世奇才———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人,北宋文学家。嘉祐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登进士。苏轼曾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颍州等地的知州,官至礼部尚书。又曾被贬黄州、惠州、儋州,北还后的第二年病死于常州。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一格,与北宋的黄庭坚合称“苏黄”,与南宋的陆游合称“苏陆”;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影响深远,与辛弃疾合称“苏辛”;其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作者简介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歌:与江西诗派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豪放派的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有天 下第三行书《寒食帖》 绘画:开创“湖州画派”,善画墨竹 美食:东坡饼、东坡肘子、东坡豆腐 水利:杭州“苏堤”,广州“自来水” 中国古代第一全才 医药:编《苏学士方》,建安乐坊 服饰:发明东坡帽(又称“东坡笠”) 林语堂《苏东坡传》 LOVE CHINA WIND 苏东坡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性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背景介绍 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琴瑟和谐。王弗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于是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于苏轼。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王弗侍亲甚孝,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 读书时,她是苏轼红袖添香的知己;仕途不顺时,她是苏轼勇往直前的动力。 治平二年五月(1065年),年仅二十七岁的王弗消香玉殒,苏轼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 背景介绍 其妻去世后接连父亲去世,此后一直仕途不顺。十年后,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被转迁至密州(山东)任知州,当时的密州天灾人祸不断,苏轼作为新上任的父母官倍感压力。在仕途失意,生活困苦,颠沛流离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