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3658

初中数学湘教版八年级上册2.2 分式的加法和减法 第2课时 教案

日期:2025-11-18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5次 大小:2435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初中,数学,教版,八年级,上册,分式
  • cover
第二章分式 2.2分式的加法和减法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通分与最简公分母的意义,会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2.会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分式进行通分,掌握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则. 3.经历从异分母分数的通分探究异分母分式的通分过程,使学生体会类比的思想方法,学会知识的迁移. 4.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通分与最简公分母的意义,会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难点:会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分式进行通分. 三、教学用具 电脑、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具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回顾】 教师活动:引领学生们复习分式的基本性质及约分. 1.说一说,分式的基本性质. 预设: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2.什么叫约分? 预设: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去,不改变分式的值,这种变形叫做分式的约分. 我们知道约分是分式基本性质的一个应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究分式基本性质的另一个应用-通分! 设计意图:复习分式基本性质和约分,唤起旧知,自然引出通分探究,为新知识学习做铺垫,搭建知识过渡桥梁. 【探究新知】 师生活动:鼓励学生做一做,并回顾异分母分数的通分,为类比得到异分母分式的通分做铺垫. 【做一做】 通分:与. 预设:6与4的最小公倍数是12,即最简公分母是12. 所以,,. 【说一说】 分数是如何通分的 预设: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数化成同分母的分数,而不改变分数的值,叫作分数的通分. 总结:实际上分数的通分就是找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最简公分母)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异分母分数通分计算,让学生回顾并巩固已学的异分母分数通分,为后续内容做铺垫. 【思考】 类比前面异分母分数的通分,想想下面式子怎么通分? , 预设: 猜一猜:异分母分式应该如何通分? 预设: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化成同分母的分式,而不改变分式的值,叫作分式的通分. 思考:如何找到分式的最简公分母呢? 设计意图:借助类比的方法,将异分母分数通分运算迁移到异分母分式通分运算,启发学生思考,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议一议】 类比异分母分数的最简公分母,什么是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预设: 异分母分数的最简公分母:取各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为公分母. 如,与的最简公分母是6与4的最小公倍数12. 异分母分式的最简公分母:取各个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公分母. 如:,的最简公分母是因式x与x+1的最高次幂的积即x(x+1). 设计意图:通过类比异分母分数最简公分母,引导学生理解异分母分式最简公分母概念,培养知识迁移与归纳能力. 【做一做】 计算:. 预设:6与4的最小公倍数是12,即最简公分母是12. 所以,,. 从而,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取各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为公分母,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它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即通分),再相加(减). 【做一做】 类比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试着计算:. 预设:分母x与x+1的最简公分母是x(x+1). 对分式通分,,. 从而,: 猜一猜:异分母分式如何加减? 【抽象】 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运算法则为: 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取各个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公分母,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它们化成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相加(减). 上述法则可用式子表示为:. 设计意图:先通过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回顾通分方法;再类比到异分母分式加减,引导猜想、抽象法则.逐步推进,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式加减法运算规则. 【应用新知】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然后再小组交流探讨,如遇到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点拨,最终教师展示答题过程. 教材例题 例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