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3946

9.《复活(节选)》课件(共33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228794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直面苦旅,重启人生 ———列夫 托尔斯泰《复活》 学习目标 1.概况全文的情节,分析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的形象。 2.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3.理解题目“复活”的意蕴,探究本文主旨。 4.“直面苦旅”,把握节选部分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的人生遭遇。 第一部分 知人论世 走近作者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托尔斯泰生于贵族家庭,1847年退学后,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回到彼得堡,1910年11月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了解作者 小说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本是一个贵族地主家的女仆,她被主人的侄子、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公爵玩弄后遗弃。由此她陷入了苦难的生活,她怀着身孕被主人赶走,四处漂泊,沦为妓女。后来她被人诬陷谋财害命而被捕入狱。小说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审理玛丝洛娃的案件。他认出了被告就是从前被他遗弃的玛丝洛娃,他受到了良心的谴责。为了给自己的灵魂赎罪,他四处奔走为她减刑。当所有的努力都无效时,玛丝洛娃被押送去西伯利亚,聂赫留朵夫与她同行。玛丝洛娃在聂赫留朵夫的真诚忏悔和关怀下,消除前怨,重新唤醒内心的美德,并且为了他的前途,拒绝了他的求婚,与政治犯西蒙松结合。男女主人公的经历,表现了他们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复活。小说揭露和批判俄国社会的腐败和黑暗,批判了专制的国家制度,揭露了政府机关的黑暗和官吏的残暴。 《复活》内容介绍 本文节选的是第一部第四十三章。小说前面的情节是:玛丝洛娃无辜卷入一起谋财害命官司,蒙受冤屈,即将去服苦役。担任陪审员的贵族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发现玛丝洛娃正是自己年轻时抛弃了的姑娘,良心深受谴责,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决定去监狱探望玛丝洛娃,祈求宽恕。 前情回顾 写作背景 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俄国的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农村遭到巨大的破坏,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日趋赤贫。当时俄土战争的重负,连年饥馑给人民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这时托尔斯泰越发地关心人民的困苦。他积极地参加当时的救灾工作,目睹了农民和城市贫民的可怕处境,在他多年探索、思考的基础上终于看清了沙皇专制制度的反动本质。 托尔斯泰主义是俄国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重要思想的结晶,一方面,它体现为对现实的无情批判;另一方面,它宣扬了赎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因此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了解“托尔斯泰主义” 第二部分 走近文本 2.解释词语 嫣然一笑: 夺眶而出: 衣衫褴褛: 步履轻盈: 衣冠楚楚: 截然不同: 饱经风霜: 鄙夷不屑: 形容女子笑得很美。 眼泪一下子从眼眶中涌出。形容人因极度悲伤或极度欢喜而落泪。 指衣服破旧,其布料破烂不堪。 形容脚步轻盈,走路很快。 形容衣帽穿戴得整齐漂亮。 意思是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 意思是指经历过种种艰难困苦。 意思是指轻视,看不起。 一、直面苦旅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节选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写的是聂赫留朵夫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祈求宽恕的经过。 2.如果将节选部分划分为三部分,该如何划分? 人物 事件 层次 情节 玛丝洛娃 聂赫留朵夫 写聂赫留 朵夫到监 狱探望玛 丝洛娃的 经过。 一、(1———15)玛丝洛娃认出了到监狱探望自己的聂赫留朵。 二、(16———70)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的交流,聂赫留朵夫请求玛丝洛娃的宽恕,想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