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生物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944199
6.15.2(第1课时 )昆虫和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发育 课件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共24张PPT)
日期:2025-11-27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260030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6.15.2
,
2025-2026
,
24张
,
上册
,
生物
,
八年级
(
课件网
) 1.能说明动物生殖发育过程中 “生殖器官功能、胚胎发育条件、亲代抚育行为” 的协同作用 ——— 如哺乳动物的卵巢产生卵细胞、子宫孕育胎儿、乳腺分泌乳汁,构成完整的生殖抚育体系。 (生命观念) 2.能通过对比不同类群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如昆虫的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两栖动物与鸟类的卵生差异、哺乳动物与其他动物的生殖方式区别),归纳出动物生殖发育的共性规律与分类依据。 (科学思维) 3.能通过解剖鸡卵,识别卵壳、卵白、卵黄、胚盘等结构,分析各结构对胚胎发育的作用,提升基于实物与标本的观察辨析及实证分析能力。 (科学探究) 4.能主动关注本地濒危动物(如两栖类、鸟类)的生殖需求,参与栖息地保护活动(如清理水域污染物、设置人工鸟巢),拒绝购买野生动物卵或幼体,抵制非法野生动物交易。 (社会责任) 能把美丽的蝴蝶和丑丑的毛毛虫联想在一起吗? 从科学的角度看,美丽的蝴蝶究竟是什么变来的呢? 生物界中至少有100万种昆虫,它们分布广泛,数量大,形态多样。 头部 腹部 胸部 触角 足 翅 昆虫的主要特征: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具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1、比较蝗虫成虫和跳蝻的差异。 2、蝗虫的生长发育经历过哪几个时期? 若虫期 (跳蝻) 讨论: 卵、若虫期、成虫期 变态:在从幼虫到成虫的发育过程中,幼虫的形态、生理、习性等发生一系列的显著变化。 蝗虫的发育过程: 卵→若虫→成虫 像这样,变态发育的过程,经历了卵、若虫和成虫3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如:蟋蟀、蜻蜓等) 蝗虫的若虫没有翅、或翅发育不完善,能够跳跃,所以叫跳蝻。 蝗虫受精卵孵化出的幼小个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方面与成虫相似,但生殖器官尚未发育成熟,称为若虫。 注:家蚕的幼虫在长大过程中也会蜕皮。 卵 幼虫 成虫 蛹 家蚕的发育过程: 卵→幼虫→蛹→成虫 像家蚕这样,发育过程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叫作完全变态。(如:蜜蜂、蚂蚁、蚊、蝴蝶等)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有益): 蜜蜂产出的蜂蜜可以供人类食用 蚕产出的蚕丝可以用于纺织衣物 蜜蜂、蝴蝶等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有害): 蚊子会传播疾病,如:基孔肯雅热 苍蝇会加速食物腐败 蝗虫过多会成蝗灾,危害农作物 完全变态发育 不完全变态发育 不 同 点 发育 过程 发育 特点 具有 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上差异 。 不具有 期,若虫的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与成虫差异 。 相同点 体内受精、 生殖、 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 蛹 显著 蛹 不明显 有性 变态 卵→若虫→成虫 每年的春夏之际,正是青蛙、蟾蜍的繁殖时间。在稻田、池塘或沟渠中,雄性的个体高声鸣叫,雌性个体则闻声而来。在这些水环境中,青蛙或蟾蜍的雌雄个体将表现出一系列的繁殖行为,完成它们的生殖过程。 1.描述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大体过程。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在两栖类动物的繁殖季节里。雌雄抱对行为有什么意义? 雌雄抱对可刺激生殖细胞的同时排出,促使精子与卵细胞在水中结合,从而提高受精率。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幼体的发育; 3.在青蛙或蟾蜍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哪件事必须在水中进行? 蝌蚪 受精卵 蝌蚪幼体 蛙的受精卵在卵膜内发育成幼体———蝌蚪。 刚孵出的蝌蚪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残存的卵黄提供营养。 几天后,形成了口能从水中觅食。蝌蚪有一条长而扁的尾,用来游泳。通过鳃与水进行气体交换。 蝌蚪的结构特点: 水中生活;有尾;用鳃呼吸 长出后肢 长出前肢 成蛙 此后,蝌蚪先后长出后肢和前肢,尾部逐渐缩短并消失,鳃逐渐萎缩而退化,肺形成并开始用肺呼吸。就这样,蝌蚪逐渐发育成能够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人的性别决定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导学案(苏教版)(2025-11-24)
生命起源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苏教版)(2025-11-24)
生命起源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课件(苏教版)(2025-11-24)
生物的遗传物质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导学案(苏教版)(2025-11-24)
生物性状的决定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导学案(苏教版)(2025-11-2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