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4241

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22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10511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沁园春·长沙 第一单元 语文 学习目标 1.在诵读基础上,把握诗歌意象,初步进行诗歌鉴赏。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作壮阔深沉的意境。 3.感悟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和青春情怀。 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难点: 学习融情于景的写作技巧。 学习重难点 新课讲授 课时一 同学们,在深秋的橘子洲头,一位青年曾伫立江畔,看万山红遍、百舸争流。他的词笔如椽,写下对天地人生的追问;他的胸怀似海,激荡着改天换地的豪情。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在澎湃的词句中感受青年的壮志、时代的脉搏,以及那“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青春意气! 导入新课 整体把握,梳理脉络 新课讲授 【主旨解读】 本词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由谁来主宰的问题。接着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为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形象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充满激情的革命青年。诗歌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表达了词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热情,以及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雄心壮志。 请在阅读全词的基础上填出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结构导图】 远眺 仰视 景中寓情 赏析秋景,品味豪情 新课讲授 活动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选取的意象: 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等。 (2)描绘的画面: 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姿、壮阔高远而又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 面对生机勃勃的大自然,词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于是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活动2:本词上片的景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分析叙事,体悟壮志 新课讲授 活动1:词的下片中,“同学少年”有着什么样的形象?请根据提示填写下表。 相关词句 形象特点 风华正茂 (1)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2)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激昂慷慨,奋笔疾书;关心国家命运,针砭时弊,宣传真理 粪土当年万户侯 (3) 青春年少,才华横溢 热情奔放,敢想敢做,以天下为己任 蔑视官僚军阀,救国救民,敢于斗争 结尾三句气魄宏大,是词人以抒情的方式回答“谁主沉浮”的问题。主宰大地的重任正需要这样胸怀崇高理想、敢于英勇奋斗的热血青年来肩负。 活动2:讨论回忆往事的目的。你认为词人只是在回忆游泳这件往事吗 为什么 探讨语言技巧,赏析艺术特色 新课讲授 这是一个全景缩放后的特写镜头:天地之间一尊伟岸的身躯,高瞻远瞩,表情深邃,浓眉深锁,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独立”显现出词人卓尔不群、急流勇进、气宇轩昂、顶天立地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显示了词人砥柱中流的气概。 活动1:上片“独立寒秋”一句中的“独立”一词有何妙处? 活动2:上片中,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有许多,请结合词的内容具体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并填写表格内对应的空白处的内容。 相关语句 关键词效果 万山 红遍 万———山之多,写出了①_____之态。 遍———红之广,写出了红得广阔,红得彻底。 层林 尽染 层———_____,写出了山林高低簇生之状。 染———拟人手法,写出了③_____之深。 漫江 碧透 漫———写出了江水的溢满之状。 透———写出了江水④_____的特征。 群山重叠 林之密 秋景红色 清澈见底 活动2:上片中,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有许多,请结合词的内容具体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并填写表格内对应的空白处的内容。 相关语句 关键词效果 百舸争流 争———给碧绿清澈的江面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将⑤_____ _____ 的热烈场面呈现在读者面前。 鹰击长空 击———飞之矫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