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1.“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 ) A.3月12日 B.5月31日 C.6月5日 D.6月26日 2.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吸食毒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危害,你能判断下列哪一组都是毒品( ) A.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 B.大麻、摇头丸、咖啡、烈性酒 C.香烟、K粉、咖啡因、焦油 D.可卡因、杜冷丁、花茶、葡萄糖 3.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关于毒品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吸毒、贩毒、制毒均属于犯罪行为 B.吸食毒品,吸毒者会产生强烈毒瘾 C.冰毒、海洛因、葡萄糖都是毒品 D.使用毒品会导致人的免疫能力下降 4.2024年6月26日是第37个“国际禁毒日”,我国法律规定严禁吸毒,吸食毒品会损伤( ) A.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 B.神经系统 C.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 D.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等 5.每年的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下列有关毒品认识错误的是( ) A.种类有鸦片、大麻等 B.可损害人大脑和心脏 C.具有成瘾性,难戒除 D.好面子吸食“第一口” 6.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下列关于毒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毒品损害人的大脑和心脏 B.毒品具有成瘾性,一旦染上很难戒除 C.少量吸毒没关系 D.青少年要提高警惕,自觉抵制毒品 7.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2017年国际禁毒日主题是“无毒青春,健康生活”,号召青少年远离毒品,健康成长。下列关于毒品危害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长期吸毒会使人的免疫力下降 B.吸毒会影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C.吸毒会影响人的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 D.吸毒能使人精神饱满、精力充沛 8.2010年6月26日是第23个国际禁毒日,其主题是“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在拒绝毒品中不应该有的态度是( ) A.坚决拒绝,决不沾染 B.举报身边有吸毒行为的人 C.有新鲜感,想试一试 D.积极参加反吸毒的宣传活动 9.青少年时期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时期。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远离烟酒,拒绝毒品 B.游戏人生,挑灯夜战 C.按时作息、坚持锻炼 D.控制情绪,合理宣泄 10.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下列关于毒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毒品损害人的大脑和心脏 B.毒品具有成瘾性,一旦染上很难戒除 C.毒品能振奋精神,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D.毒品吸食过程中容易感染艾滋病等各种传染病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艾滋病(AIDS)的医学名称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英文缩写为“HIV”。医学研究表明,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危险行为,因此要拒绝毒品,洁身自爱。 材料二 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毒品损害人的大脑和心脏,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还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毒品具有成瘾性,一旦染上很 难戒除。吸毒者在毒瘾发作时,痛苦不堪,以致丧失人性、丧失理智。吸毒和贩毒严重危害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世界性公害。 (1)艾滋病的病原体被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该病原体_____(填“有”或“没有”)细胞结构。 (2)从传染病流行的角度看,医疗手术器械的严格消毒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节?_____。 (3)下列选项中,对毒品危害认识错误的是哪一项?_____。 A.吸毒会降低人的免疫功能 B.吸毒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C.吸毒和贩毒严重危害社会 D.经济允许时,可以偶尔吸一次 (4)“珍爱生命,拒绝毒品”,青少年要有哪些防范意识? _____(合理即可)。 2.吸毒对人类的危害极大,为有效打击毒品犯罪,某警犬大队成功培训出了中国第一批缉毒松鼠。经过训练,松鼠会在找到毒品后,使用抓挠的方式告诉训导员,此处可能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