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5341

2.3《峨日朵雪峰之侧》课件(共24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10364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峨日朵雪峰之侧 第一单元 语文 学习目标 1.赏析诗歌意象,感受诗歌意境之美。 2.赏析文本语言,把握象征的手法。 3.感受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强大生命力的赞颂。 重点: 把握诗中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强大生命力的赞颂。 难点: 把握“蜘蛛”意象的隐喻性。 学习重难点 新课讲授 课时一 每个雨后的空山,每个月圆的江面,每朵绽放的鲜花,每阵高楼的笛音……无数的生活场景,都会牵动诗人的情感,勾起诗人的无限感慨。诗人昌耀将自己特有的生命体验和情感,熔铸到精心选择的生命意象中,形成一幅幅真实的生命图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短诗《峨日朵雪峰之侧》。 导入新课 整体把握,梳理脉络 新课讲授 【文题解读】 峨日朵雪峰,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内祁连山脉的一座无名山,靠近祁连县峨堡镇,山顶终年积雪。在这首诗中,诗人写自己攀登峨日朵雪峰时的所见与所思:对时代的思考和批判,对顽强意志和坚韧生命力的讴歌,对理想的坚定追求,对平凡、弱小者的礼赞、敬畏。 根据诗歌内容填出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结构导图】 手指揳入巨石的罅隙,血滴渗出千层掌鞋底 特写镜头 蜘蛛为伴 深入探究,赏析意象 新课讲授 活动1:“我”在登山过程中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我”惊异于太阳跃入山海的景象。 使用了“薄壁”“峨日朵之雪”“太阳”“山海”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雪峰落日图。 诗句声色结合(视听结合),先营造了落日的辉煌壮美的景象,继而又叠加上一个宏大的听觉形象,滑坡的石砾引动深渊的嚣鸣,使雪峰落日更显壮观。滑坡的动势与落日的动势都是下坠的,与攀登者努力向上的动势正好相反,用来表现身贴绝壁的登山勇士的生命体验,衬托了攀登者勇于攀登生命高度的形象。 活动2:诗中描写的雪峰落日景象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 探究体悟,剖析情感 新课讲授 诗歌首句说“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表明“我”登山者的身份。 “我”正在登山,但是“我”的高度并非“一览众山小”的“绝顶”,却也是“我”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所达到的。 活动1:文中的“我”是什么人 “我”在做什么 “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活动2:“我”在登山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感受和体验 请简要分析。 诗句由“我”眼中的壮观景象转入对自身状态的描述:手指插入岩缝,血滴渗出鞋底,也就是说,日落和滑坡都不是悠闲者赞叹或观赏的对象,而是此时此地身贴绝壁的登山勇士的生命体验。 诗人突然给出一个“特写镜头”,一只小小的蜘蛛在岩壁上与“我”同在。在这样的高度上,有一只不起眼的蜘蛛与“我”为伴;在这样的高度上,即便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也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快慰”。这样写使前一节的辉煌壮丽不流于虚浮矫饰,使之凝定在一个谦卑而坚毅的高度之上。 伟大与渺小,理想与现实,全由这只小小的蜘蛛得到诠释,充分表达了对平凡事物的敬畏。 活动3:诗人特写一只小小的与“我”同在的岩壁上的蜘蛛,对此意象你如何理解? “雪峰”指诗人追求的精神高地。 “太阳”指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 “蜘蛛”指身体弱小、精神强大、意志坚韧、充满生命力的形象。 活动4:结合诗人体验,你认为诗中的“雪峰”“太阳”“蜘蛛”等意象有什么象征意蕴? 蜘蛛。 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全由岩壁上这只小小的蜘蛛得到表露。这不起眼的细小的意象比司空见惯的“雄鹰”或“雪豹”更有力量,也能收到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 诗人写蜘蛛的“可怜”,表明蜘蛛是极其普通、渺小的事物,“默享”表明如此普通、渺小的蜘蛛却能享受大自然赐予的快乐与荣耀。说明真正强大、壮美和坚韧的不是外在的形象,而是内在的精神、意志。 活动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