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五石之瓠 基础过关练 一、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1.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2.世世以洴澼为事 3.以说吴王 二、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举 2.为 3.固 4.方 5.与 6.虑 三、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剖之以为瓢 古义: 今义:认为。 2.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古义: 今义:思考;担忧,发愁。 四、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2.其坚不能自举也 3.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4.吴王使之将 5.与越人水战 6.能不龟手一也 五、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特殊句式: 译文: 2.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特殊句式: 译文: 3.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特殊句式: 译文: 4.请买其方百金。 特殊句式: 译文: 5.或以封。 特殊句式: 译文: 6.则所用之异也。 特殊句式: 译文: 7.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特殊句式: 译文: 六、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庄子》也叫《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大量采用寓言作为论证的依据。( ) 2.“石”既可作容量单位,也可作重量单位。“石”作容量单位时,十斗为一石;作重量单位时,一百二十斤为一石。《五石之瓠》中的“石”指的是重量单位。( ) 3.樽,古代的盛酒器具。下方多有圈足,上有镂空,中间可点火对器具中的酒加热。( ) 片段阅读练 一、(2025甘肃张掖阶段练习,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子独不闻夫坎井①之蛙乎 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②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虷、蟹与科斗③,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④坎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 ”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坎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节选自《庄子·秋水》,有删改) [注] ①坎井:浅井。②甃(zhòu):砖砌的井壁。③科斗:同“蝌蚪”,蛙和蟾蜍的幼体。④跨跱:盘踞。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且夫擅一壑A之水B而跨跱坎井C之乐D此亦至矣E夫F子奚不时G来入观乎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莫吾能若也 若:如同,像 B.于是逡巡而却 却:退 C.禹之时,十年九潦 潦:大旱 D.而水弗为加益 加:更 3.材料给了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