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6 《老子》四章 基础过关练 一、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1.曰余食赘行 2.其脆易泮 3.起于累土 二、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利 2.故 3.伐 4.处 5.强 6.易 7.复 8.之 三、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埏埴以为器 古义: 今义:认为。 2.跨者不行 古义: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不中用。 3.强行者有志 古义: 今义:用强制的方式进行。 4.民之从事 古义: 今义:做,投身到(事业中去);(按某种办法)处理。 四、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自是者不彰 2.其未兆易谋 3.慎终如始 4.不贵难得之货 五、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埏埴以为器。 特殊句式: 译文: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特殊句式: 译文: 3.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特殊句式: 译文: 4.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特殊句式: 译文: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特殊句式: 译文: 6.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特殊句式: 译文: 六、成语积累: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 1.人贵有自知之明,了解别人容易,了解自己难,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是最明智的。( ) 2.为官者倘若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群众看在眼里,自然就有了距离。( ) 3.学校应该营造互相帮助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共同进步,避免学生因竞争而滋生攀比和伐功矜能的心态。( ) 4.他是我的师父,但更像我的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他就告诉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5.完成攻坚目标,既需要持之以恒、慎终如始的态度,也需要久久为功、步步为营的实践。( ) 七、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它在经、史、子、集中属于“经”。( ) 2.辐,车轮的辐条;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如“三十辐共一毂”。辐凑,车的辐条集凑于车轴心,比喻人或物聚集在一起,也作“辐辏”。( ) 3.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毫,长而尖细的毛;末,物体的端或尾。( ) 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四章》中说“ , ———。 2.《<老子>四章》中,与“人贵有自知之明”一句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 。” 3.《<老子>四章》通过列举并分析车子、器皿、屋室等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阐明了“ , ———的道理。 4.《<老子>四章》中,以树木为喻,阐明大的事物总是从小的事物发展起来的道理的句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