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哦,香雪 ———青春与远方世界 铁凝,女,1957年生,作家,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哦,香雪》是铁凝的代表作,于1982年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及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 现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作者简介 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性、阶级性成了人唯一属性和文艺批评的唯一标准,人道主义完全被驱逐出文艺创作的领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道主义才又在中国兴盛起来。铁凝的小说《哦,香雪》正是产生于这个时候,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和喜悦。 创作背景 请同学们概括这篇小说的情节。 一、概括情节,引出人物 一辆火车开进山村,姑娘们对火车充满好奇,在火车经停的时候售卖特产,香雪渴望一个自动铅笔盒,用鸡蛋换回铅笔盒,误上了火车,走了三十多里的夜路回来。 二、标题设疑,激趣探究 通过情节概括,我们了解到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香雪”,所以小说的标题也以“香雪”命名。但是大家注意到了吗 标题中还有另外一个字,是一个语气词。请大家连在一起读一下标题。 题目“哦,香雪”的“哦”读第几声, “ó,香雪”和“ò,香雪”。汉字的声调也是能够表意的, 那“哦”到底该怎么读呢 标题:《哦,香雪》 哦 一是读“ó”①表示将信将疑②表示疑问、惊奇 二是读“ò”①表示领会、醒悟。②表示惊喜、赞叹。③表示承诺、应答。 请同学们阅读以下文段,在你觉得合适的位置加入“哦”字进行朗读,说一说“哦”字的含义,以及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香雪。 三、以“哦”入文,一探香雪 1.“皮书包!”她指着行李架上一只普通的棕色人造革学生书包。就是那种连小城市都随处可见的学生书包(第10段) 2.你望着她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望着她那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心中会升起一种美好的感情。你不忍心跟这样的小姑娘耍滑头,在她面前,再爱计较的人也会变得慷慨大度。(第47段) 3.香雪一面摆弄着铅笔盒,一面想着主意。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就在火车停顿前发出的几秒钟的震颤里,香雪还是猛然把篮子塞到女学生的座位下面,迅速离开了。(第70段) 纯真无邪 渴求进取 “香雪”“凤娇”这两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不同? 思考:火车进站后,凤娇与香雪各自关注的物品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皮书包代表着知识,这说明香雪与其他姑娘们的追求不同。这是一个希望走出山村上大学,渴望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命运的姑娘。 头饰、手表 和“北京话”做买卖 注意金圈子,手表 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纱巾 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丝袜 书包、铅笔盒之类的文化用品 如车厢里的学生书包、自动铅笔盒 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 渴望铅笔盒 凤娇 香雪 物质上的,生活用品 精神上的,学习用品(知识,) 异 对 比 塑 造 人 物 性 格 身份 试着把自己当作香雪,试试能不能读出看见皮书包的喜悦。 “哦”,含有赞赏的语气。大山虽然暂时让香雪贫穷,但是也赋予了她诚实和尊严,她不白拿别人的东西。这是一个诚实的、自尊的香雪。 4.香雪一面摆弄着铅笔盒,一面想着主意。哦,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就在火车停顿前发出的几秒钟的震颤里,香雪还是猛然把篮子塞到女学生的座位下面,迅速离开了。(第70段) 在这一段的描写中,香雪对铅笔盒很迷恋。无疑,铅笔盒也是知识的象征,但香雪已经有一个父亲给她制作的本制文具盒,为什么她对这个带吸铁石的自动铅笔盒这么渴望呢 自动铅笔盒有什么象征意义 ①“铅笔盒”象征现代文明,蕴含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