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8379

山西省太原市某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半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5次 大小:332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山西省,半月,答案,试题,语文,9月
  • cover
高一年级 月考试题( 语文 ) 一、1.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20分) (1)《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两句写鸡狗的叫声,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衬托出一个和谐、安宁的意境。 (2)《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两句表露了作者生性自然,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3)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两句可以推测出,作者可能也知道此“赤壁”并非历史上发生赤壁之战的赤壁,但这并不影响作者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怀。 (4)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_____” 写词人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表达自己的情感;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用“_____”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消愁。 (5)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和“_____”,令人叹为观止。 (6)《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 _____”。 (7)《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_____ ____,_____。” (8)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势解》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的句子是:“_____,_____。” (9)“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使用了顶针手法,《琵琶行并序》“_____, _____”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10)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中结句“江空月静”以空廓沉静的月夜烘托出音乐的魅力,和《琵琶行并序》中“ _____, _____”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 材料一: 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古诗,古人的容貌、神情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的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