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8502

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课件(共33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日期:2025-09-2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41737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社会主义,必修,统编,政治,高中,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思考: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吗? 1956 1949 1919 1840 鸦片战争 五四 运动 新中国成立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第一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一目 最深刻最伟大的 社会变革 第二目 在艰辛探索 中前进 第二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只是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国家,成为社会主义国家,还需继续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1978 回顾知识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二框 总议题 社会主义有点甜 ———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本框内容 昂首阔步·进入社会主义 议题一 披荆斩棘·建设社会主义 议题二 成绩骄人·社会主义优势 议题三 学习重点: 1.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 ★★★ 2.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学习难点: 4.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艰辛探索的意义★★ 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知识清单 议题一 昂首阔步·进入社会主义 新中国成立之初有多穷:人均GDP只有23美元,人均国民收入16美元;人均原煤59公斤;人均钢0.39公斤;人均发电量7.9度; 而横向对比当时的世界: 美国人均国民总产值1882美元; 英国人均国民总产值642美元。 “为什么帝国主义敢侵略我们, 因为我们没有强大的工业。”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如何重新书写自己的成长道路? 议学任务一(P26-P27):分组讨论 1.第一组: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变革? 2.第二组:简述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什么? 并分析其实质是什么? 3.第三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以及怎样领导人民完成这场变革? 4.第四组:为什么说这场变革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呢? 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议题一:昂首阔步·进入社会主义 政治保证 在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无产阶级处于领导地位,有条件运用国家政权实现自身的目的。 有利条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已经包含有社会主义的因素,特别是将没收的官僚资本转化为国营经济。 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而且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正确思想的指导。 建设目标 工业基础薄弱,个体农业生产落后,人民生活贫困,经济需要有序恢复和发展。 条件具备、目标明确,可以进入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这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社会变革。 2、过渡时期的历史背景 (一)第一组: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变革? 3、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949-1956) (社会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 1949年 1978年 改革开放 新中国成立 1956年 三大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艰辛探索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从1949年到1956年,整体上讲就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也可以说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因此我们也把这段历史叫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 发展社会主义工业 私营工商业的改造 农业、手工业的改造 总路线的主体与两翼之间,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同变革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4. 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