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8808

11《百年孤独(节选)》课件(共3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117119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Only solitude remains as new as ever 生命中曾经有过的一切绚烂,原来究竟都需求用寂寞来归还。 ——— 加西亚·马尔克斯 只有孤独恒常如新 “他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即围绕着那个由他虚构出来的马孔多小镇的世界。自20世纪50年代末,他的小说就把我们引入了这个奇特的地方。那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作者的想象力在驰骋翱翔:荒诞不经的传说、具体的村镇生活、比拟与影射、细腻的景物描写,都以新闻报道般的准确性再现出来。” ———1982年10月21日,瑞典皇家学院宣布《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理由 百 年 孤 独 A century of solitude 加西亚·马尔克斯 作者简介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2014),哥伦比亚作家,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 马尔克斯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 主要作品:1955《枯枝败叶》,1958《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1962《恶时辰》,1966《百年孤独》,1985《霍乱时期的爱情》, 2004《苦妓回忆录》 创作背景 从1830年至19世纪末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长期以来,拉丁美洲这一地区的国家和民族,经历了外来文化的洗礼、西班牙等欧洲殖民者的入侵,在争取独立的斗争中付出了血的代价。摆脱殖民统治后,这一地区的人民又生活在军事独裁者的暴虐统治中。马尔克斯在小说中描写了一个象征着他故乡阿拉卡塔卡的小镇马孔多的时代变迁,以虚构的世界隐喻现实,不仅探讨了哥伦比亚的孤独闭塞,同时指出这是拉丁美洲的民族通病。 在这三个事件中,涉及了哪些人物?请简要概括他(她)们的故事和形象特点。 1.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 ①他是马孔多小镇的创建者。 ②他极富责任心,受人尊重,很有威信。 ③他向往外来的科学文明,积极进取,不懈探索。 ④他具有惊人的智慧和实干精神。 补充:他的精神世界与马孔多狭隘、落后、保守的现实格格不入,他陷入孤独之中不能自拔,以至于精神失常,被家人绑在一棵大树上,几十年后才在那棵树上死去。乌尔苏拉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第1段:他在新落户的居民中赢得极大尊重;第13段:召集起各家家长,把自己…… 第2段:很快便营造出一种井然有序的实干氛围;发现了能使树木经久不衰的办法…… 第1段:他着迷于眼前的现实;他忙于设计街道,规划新居…… 2.乌尔苏拉: ①勇于开拓。 ②勤劳务实。 ③善良宽厚。 ④睿智果断。 在这三个事件中,涉及了哪些人物?请简要概括他(她)们的故事和形象特点。 第1段:探得了与外界的通道,打破马孔多的闭塞。 第2段:一心扩展家业,每天两次用树枝穿着糖制小鸡小鱼出门销售。 第7段:收留并热心治疗丽贝卡的恶习且使之好转,并建立了亲密的关系。 第9段/第12段:相信印第安人对失眠症的解释,隔离丽贝卡,并熬制各种草药治疗失眠症。 补充:乌尔苏拉 乌尔苏拉拥有普通妇女中最为优秀的品质,她是丈夫的好妻子,儿女中的好母亲,家族中默默奉献不辞劳苦的人。她操持家务并且经营有道,亲自率领木匠泥瓦匠修建家园,把房子刷成白色,规划漂亮迷人的秋海棠长廊,即使遭受战乱也依然坚持重建家园。她教育后代果敢有方,鞭打暴戾的孙子,痛斥奥雷里亚诺上校的不仁。她收养说不清亲属关系的丽贝卡视如己出,改掉她吃土的恶习。她招待儿子的死敌在家里吃饭,只因为那人为穷人做了许多好事。她爱家族中所有的人,独自去寻找出走的大儿子而迷失回家的路,她说阿玛兰妲是最温柔的人……她一生操劳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