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1882

1《沁园春 长沙》课件(共36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80135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沁园春·长沙 激扬青春的豪壮篇章 学习目标 2. 赏析诗歌的关键字词及写景手法 3. 感受诗人的青春壮志,思考青春的意义 1. 明确 物象、意象、意境的概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听范读,标注字音。【5mins】 自主诵读2遍,读准字音,自主勾画易错字;【10mins】 将课下注释批注到原文上,初步疏通文意,分别用一句话总结上下片主要内容,小组达成一致后展示。【20mins】 了解作者 毛泽东(1893.12—1976.9),字润之,湖南省湘潭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创造的许多诗词,气魄雄浑,意境阔大,描绘出中国革命的壮丽图画,表现了一个伟大革命家的情怀。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上下片主要内容 上阕描写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下阕回忆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出青年革命者英勇无畏的气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补充资料,明确区分“物象”、“意象”、“意境”的概念。【10mins】 通过细读文本,找出上阙的物象、意象,总结意境特点,完成后小组讨论,之后小组展示。【20mins】 通过姊妹题巩固以上知识。 意 象 客观物象 作者情感 意 境 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物象 意象 物象特点(原文修饰词) 意象特点 意境特点 找出上阙的物象、意象,总结意境特点。 (10mins) 物象 意象 物象特点(原文修饰词) 意象特点 意境特点 山 红遍的万山 万、红、遍 多、生机、广 营造了 ....(生机勃勃/壮阔深远/活泼灵动)的 氛围 林 被染透的层林 层、尽染 多而密、灵动(有动态感) 江 清澈的丰盈江水 漫、碧透 广、灵动 船 争先向前的上百只船 百、争 多、动态 鹰 在广阔的天空里矫健有力地飞的鹰 击 灵动有力 鱼 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的鱼 翔 灵动 找出上阙的物象、意象,总结意境特点。 (10mins) 本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1.翻译 2.本诗通过写红遍的万山和层林,碧透的江水,争相前进的船只,充满生机的鱼和鹰等意象 3.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 4.营造了壮阔廖远的意境。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字词,明确炼字的概念和方法。 能够根据样例进行自主整理并背诵答题思路,完成姊妹题练习。 通过分析上片的景物描写,梳理写景手法的思维导图。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说说下列加点词用得好在哪?按照示例分析,任选3个字,形成书面答案(10mins) 示例展示: ①字意 ②句意 ③字的手法(修辞、词性:动词、形容词、拟声词、数量词) ④作用:((修辞及不同词性的作用)),生动形象的写出了xx的...特征;描绘了...的画面 ⑤表达了作者对...的...情感 炼字 字的作用 万山红遍 万: 1.万的意思是成千上万的;2.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3.使用数量词4.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山的多(连绵不绝)的特征;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山景图;5.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 遍: 1.遍的意思全部;2.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3.使用程度副词4.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山的红的程度;描绘了一幅艳丽的山景图;5.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 层林尽染 层: 1.层的意思是一层一层的;2.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