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952200
14.1《故都的秋》课件(共59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2028945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14.1
,
2025-2026
,
必修
,
语文
,
高中
,
统编
(
课件网
)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渔家傲·秋思》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 》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沁园春·长沙》 荒凉、萧瑟 明快、昂扬 壮阔、生机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悲凉 学法 路径 1.分析写景。在不同的作者笔下,景物呈现出不同的形象、色彩、趣味和情调,所以不仅要认真细致地品味每一篇文章,还要将它们放在一起比较分析、综合研判,以获得更为广阔的视野。 2.体会情感。首先要带着感情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独特情味;其次,要专注于探寻作者的感情基调、感情线索等,品味散文中的情。 3.品味语言。散文语言是艺术化的语言。透过优美的语言在心中获得有关景物的生动形象,获得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和对课文美的感知。 4.理解哲理,注重审美。学习时要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理解他们所表达的思想,挖掘其中的民族审美心理和特征,并进行评价。 5.读写结合。鉴赏散文的写作技法,获取写作启示;找出课文中优美隽永的语句加以品味并仿写;学写借景抒情的片段和文章赏析等。 中国的大都会,我前半生住过的地方,原也不在少数。可是,当一个人静下来回想起从前,上海的热闹、南京的辽阔、广州的乌烟瘴气、汉口武昌的杂乱无章,甚至于青岛的清幽、福州的秀丽,以及杭州的沉着,总归都还比不上北平———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当然还是北平———的典丽堂皇,幽闲清妙。 ———郁达夫《北平的四季》 故都的秋 细读秋日私语, 慢品景中深情 ———《故都的秋》 1.了解郁达夫的生平和创作。 2.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3.感受本文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探究作者寄寓在秋景中的深刻思想和情感。 4.体会作品的感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 学习目标: 知人论世 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 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1923—1926年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 在日本留学期间 (1896-1945) 1926年郁达夫与郭沫若、成仿吾合影于广州 创造社 创造社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著名的新文学团体,成立于1921年6月,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成仿吾、田汉等。 创造社讲究文学的“全”和“美”,强调“直觉”“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其成员的作品大都侧重表现自我,带有浓厚的抒彩。 “自己大约因为从小的教养和成人以后的习惯的关系,所嗜读的多是些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郁达夫) 郁达夫的作品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短篇小说 《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 中篇小说 《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出奔》 散文 《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我的忏悔》 作品介绍: 郁达夫作品封面 郁达夫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充满了热情、浓郁、清新的情韵,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郁达夫的创作风 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广泛。其中以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黑龙江省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阶段性调研检测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5-09-19)
湖北省部分名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5-09-19)
7.《兼爱》课件(共48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025-09-19)
故都的秋 同步精选练(含答案)(2025-09-19)
江苏省盐城市七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025-09-1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