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 居 陶渊明 田 园 回顾陶渊明的诗 归园田居 ·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内容:归隐生活,自然之景 情感:表达对世俗的疏离和归隐田园后内心宁静的追求。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 ,自号 ,私谥 “靖节”,世称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末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代表作品有 、 ,等。他是中国第一位大量创作 诗人,是我国诗歌史上 诗风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 ,诗歌大多描写 风光,风格 。 潜 靖节先生 五柳先生 东晋 《桃花源记》 《归园田 居》 农村 清新朴素、率真自然 田园诗 田园诗人之祖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田园 印象陶渊明 早年(28岁以前)“ 救济苍生” 中年(29-41岁)“ 误入歧———(为官) 晚年(41岁以后)“ 归隐田园” 不为五斗米折腰 《归园田居》共五首,描绘了田园风光及农村生活,抒发了归隐后的愉悦心情。 东晋 陶渊明 田园诗派 南朝·宋 谢灵运 山水诗派 唐 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派 1.语言构建: 反复诵读诗歌,抓住诗眼,把握诗歌内容与诗人情感。 2.审美鉴赏: 品味诗歌,把握诗歌意境美,巩固田园诗的写景手法。 3.文化传承: 感受诗人的生活情趣,领悟其返璞归真的人生志趣追求。 学习目标 活动一: 诗意朗诵 整体感知 诵读感知 ài zhuō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yìn 归/园田居 (其一) fán 欢愉 全诗特点; 1.句式整齐 2.停顿一致 3.平仄相对 4.一韵到底 结合课下注释、同桌合作,完成问题: 1.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诗语(诗歌的大意) 2.诗眼是哪个字?(全诗最精炼、关键的字词或句) 3.请用原文回答:作者从何而归?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归去如何? 诗文感知,任务一 1.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诗语(诗歌的大意) 我从小没有迎合世俗的气质,天性热爱山川自然。 错误地陷落在尘世的罗网中,这一离开就是三十年。 笼中的鸟依恋居住过的树林,池中的鱼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我到南边的田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柳树遮掩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罗列庭院前。 远处邻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里没有世俗事情烦扰,静室里自有余暇清闲。 我曾长久地被困在笼子里,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 归 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去如何? 从何而归? 2.诗眼是哪个字 全诗感知 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去如何? 从何而归?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3. 找出 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的诗句。 活动二: 课堂探究 项目式学习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时间 探究内容 分工要求 5分钟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诗人运用哪些写景手法把农村中常见的事物描绘成一幅优美的画面?流露出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