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六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素养测评·基础卷二(苏教版) 一、填空题(16分) 1._____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 2.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_____、_____或遗迹,保留了古代生物的相关信息。 3.动物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着_____与变异。 4.后代和亲代非常相似,这种现象叫_____;后代与亲代有差异,这种现象叫_____。 5.人体呼吸、蜡烛燃烧能产生二氧化碳是因为人体和蜡烛中都含有_____元素。 6.小西将白醋与小苏打混合,产生了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这种气体是_____。 二、选择题(40分) 7.迄今为止,人类发现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化石是( )。 A.恐龙化石 B.始祖鸟化石 C.昆明鱼化石 8.如图是科学家根据化石做出的某种恐龙复原图,由图我们可以推测,该恐龙擅长的运动方式是( )。 A.奔跑或跳跃 B.游泳 C.飞翔 9.小科查阅资料后,知道我国科学家( )培育了“童鱼”,被称为“中国克隆之父”。 A.南仁东 B.袁隆平 C.童第周 10.以下现象中,属于遗传的是( )。 A.小明长得像自己的奶奶,一点儿也不像爸爸 B.一母生九子,连娘十个样 C.一树结果,酸甜各异 11.如图所示的3根铁钉中,最容易生锈的是( )。 A.放在干燥空气中的铁钉 B.完全浸在水中的铁钉 C.一半浸在水中的铁钉 12.我国的“西气东输”是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所用钢铁管道大多埋入地下。请你推测管道在( )的土壤中生锈速度最慢。 A.潮湿、呈酸性 B.干燥、不透气 C.潮湿、含沙粒较多 13.下面变化改变了状态的是( )。 A.把木头制成家具 B.把纸撕碎 C.铁水变成钢锭 14.7000万年前,地壳剧烈运动,气候变冷,环境发生较大变化,这时出现的动物是( )。 A.两栖动物 B.鱼类 C.鸟类 15.下列生物中( )被称为“活化石”。 A.蟑螂 B.恐龙 C.现代马 16.古生物学家发掘恐龙化石的方法是( )。 ①编号整理和包装化石标本 ②将化石复原成完整的恐龙骨架 ③用刷子除去恐龙化石上的沙子 ④在实验室进一步清理、组装化石 A.①③④② B.①④③② C.③①④② 17.猛犸象等很多古生物都灭绝了,你觉得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被天敌吃光了 B.环境污染 C.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18.如果把眼皮、发际、耳垂3种性状特征组合起来,会有( )种不同相貌的人。 A.6 B.8 C.9 19.豆豆家的白色卷毛狗生了三只狗宝宝,豆豆对三只狗宝宝进行了观察,得到如下结果: 序号特征 ①号狗宝宝 ②号狗宝宝 ③号狗宝宝 毛色 白色 白色 黑色 毛的形态 卷毛 非卷毛 卷毛 从毛色特征上看,发生了变异的狗宝宝是( )。 A.①号 B.②号 C.③号 20.“桂实生桂,桐实生桐”描述的现象是( )。 A.变异 B.遗传 C.遗传和变异 21.( )花了八年时间用豌豆进行实验,揭开了生物一代与一代之间像又不像的奥秘。 A.孟德尔 B.达尔文 C.马世骏 22.下列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 )。 A.白糖熬成焦黄色的液体 B.纸燃烧后变成灰 C.芝麻捣成芝麻碎 23.小苏打是固体,把小苏打倒入白醋中会有大量气体产生,小科把收集到的气体倒向点燃的蜡烛,发现蜡烛熄灭了,这个实验不能证明这种气体( )。 A.比空气重 B.不支持燃烧 C.是二氧化碳 24.点燃的细木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杯中,细木条上的火苗立马熄灭,说明产生的气体具有( )特点。 A.无色 B.不支持燃烧 C.透明 25.同学们判断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是因为他们在进行蜡烛燃烧实验时观察到( )。 A.蜡烛在慢慢变短 B.蜡烛熔化变成蜡油了 C.蜡烛燃烧时产生了炭黑 26.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下列俗语描述的是变异现象的是( )。 A.龙生龙,凤生凤 B.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三、判断题(10分) 27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