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 3.5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 1.点和线 ※教学目标※ 1. 知道点、线是构成几何图形的元素,进一步掌握点、线的表示方法.(重点) 2. 掌握线段的基本事实和两点间的距离.(重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情境导入]夜空中闪耀的群星,可以看成是一个点;流星划破夜空,就形成了线,点和线又能组成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而平面图形又能组成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最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 二、新知探究 (一)点、线段的表示方法 用削尖的铅笔轻触一张白纸,就在纸上留下了点的直观形象.在许多图示上,点常用来表示那些大小尺寸可以忽略不计的物体.例如,在小比例尺地图上,一个城市就常常用一个点来表示.许多点的聚集又可以表现不同的图形,例如,报纸上的图片、电视屏幕上的画面,都是由浓淡不同或者色彩各异的点组成的. 点是最基本的图形. 表示方法: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如图所示点A、点B. [课件展示]在日常生活中,一根拉紧的绳子、一根竹竿、人行横道线等都给我们以线段的形象,实际上,线段是无数排成行的点的聚集. 线段是直的,长度是有限的,有两个端点,由无数个点组成. 表示方法:①可以用它的两个端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图,以点A、点B为端点的线段记作“线段AB”或“线段BA”; ②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如图所示的线段也可以表示为“线段a”. [提出问题]如图,图中共有几条线段 以A为左端点的线段有:线段AC、线段AD、线段AB, 以C为左端点的线段有:线段CD、线段CB, 以D为左端点的线段有:线段DB. 图中共有6条线段. [归纳总结]如果平面上有n个点,那么可作线段的总条数为 . (二)与点、线有关的基本事实 [提出问题]如图,从A地到B地有三条路径,你会选择哪一条? [归纳总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如图,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射线. 如图,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图形叫做直线. 试一试:在纸上画出一点A,过点A你能画出几条直线? 无数条. 试一试:在纸上画出两个不同的点A和点B,经过点A、B两点画直线,你又可以画几条? 1条. [归纳总结]基本事实: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提出问题]请举出生活中运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几个例子. 【课堂小结】 1.点、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 2.点、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 3.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直线公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课堂训练】 1.把一张纸折叠,展开后得到一条折痕,这个现象用数学知识可解释为( A ) A.面与面相交成线 B.线动成面 C.面动成体 D.点动成线 2. 下列说法:①平面上的线都是直线;②曲面上的线都是曲线;③两条线相交只能得到一个交点;④两个面相交只能得到一条直线.其中不正确的有( A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3.下列几种生活、生产现象:①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②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③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④从A地到B地架设电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线段AB架设.其中可用数学知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释的现象有( B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延长线段AB和延长线段BA的含义是相同的 B.延长直线AB C.射线AB和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 D.直线AB和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 5. 如图,某同学从地图上得知A地与B地之间的距离是20公里,但导航提供的路线长分别是22公里,24.5公里,26公里,其数学道理是( D ) A.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B.垂线段最短 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五、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改变以往注重知识的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