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数学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963863
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11-21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278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张
数学
,
必修
,
2019
,
人教
,
学期
,
集合
教学设计 课题 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教科书关于集合安排了三节内容,第一节引入新的数学对象———集合,第二、三节研究这个数学对象.研究一个新对象时,类比已有的学习经验是一个好方法.本节类比实数,发现和提出“集合是否像实数一样具有相等关系、大小关系”的问题,抽象概括出包含关系,并从子集角度再认识相等关系. 包含关系是集合的基本关系,包含关系和相等关系也都是从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定义集合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当我们判断集合间关系时,其实是回归到了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明确了这一点,对于辨析属于关系、包含关系及理解其符号表示都是很有帮助的.如“AB”就是“对于任意aA,aB”. 符号化是数学的重要特征.在集合的学习中,需要建立符号表示和数学意义之间的联系,Venn图则是梳理集合间的关系以及后面所学的运算的直观且有效的工具.通过各种问题,建立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Venn图)之间的联系,有利于表示数学问题,也有助于提升学生数学抽象素养. 结合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集合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 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中,已经接触过集合,对于数集、点集等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从初中到高中、从直观到抽象,了解集合的含义及其性质并不困难。难点在于两种关系的识别———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特别是符号语言的表述,提升了这部分内容学习的抽象度,例如,A与aA,AB与BA、AB等. 此外,对于空集这个特殊的集合,由于其本质特征“不含任何元素”无法用列举法或描述法直观地表达出来,所以用一个单独的符号“”来标记.看不见、摸不着,这也是让学生感到困难的原因.另外,空集也容易和一些集合混淆,比如集合“”,“”是含有一个元素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0”,而是不含任何元素的,因此与之间的关系是.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集合基本关系的符号表述及识别,对空集的了解. 学习目标确定 目标: 1、理解集合之间的包含与相等的含义 2、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了解空集含义 3、能进行自然语言、图形语言(Venn图)、符号语言间的转换,提升数学抽象素养。 达成上述目标的标志是: (1)会通过类比实数间关系,发现和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能从元素与集合间关系的角度,分析两个集合之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并用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表示这些关系;体会研究数学新对象的基本方法. (2)对于具体的集合,能写出集合的子集;能判断一个集合是否是另一个集合的子集;知道空集也是一个集合,以及空集与其他集合的关系. (3)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能根据需求进行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Venn图)的转换,熟悉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表述方式,并能有意识地使用符号语言表述数学对象,积累数学抽象经验。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集合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 教学难点是集合基本关系的符号表述及识别,对空集的了解.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概念的引入 问题1: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集合,对于这个新的研究对象,接下来该如何研究呢?比如要研究些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研究?教师活动1 教师提示,类比已有的学习经验是一个好方法,比如“实数”;然后指引学生回顾实数研究了哪些内容,如实数间的关系、实数的运算等;最后确定集合的研究问题:集合间的关系,集合的运算.学生活动1 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活动意图说明:引入一个新的数学对象后,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研究一个数学对象”,这种思考有助于学生学会研究数学对象,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里采用的“类比”就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通过类比实数关系、联想集合关系,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环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湖北省黄冈市部分高中202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扫描版,含答案)(2025-11-20)
探究指数函数的性质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11-20)
山西省运城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2025-11-20)
江西省2026届上进稳派联考高三11月一轮复习阶段检测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2025-11-20)
《3.1.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教学设计(2025-11-20)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