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4604

2026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综合测评(含解析)

日期:2025-11-1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9次 大小:3040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6,人教,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全书综合测评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仪礼·觐礼》曰:“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则曰伯舅。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则曰叔舅。”王国维认为:“异姓之国……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于是天下之国,大都王之兄弟甥舅,而诸国之间,亦皆有兄弟甥舅之亲。”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 A.儒家伦理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增强 B.华夏民族国家封建化进程加快 C.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联系紧密 D.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统治已确立 2.公元132年,尚书令左雄议改察举之制:“郡国孝廉,古之贡士,出则宰民,宣协风教。若其面墙(无真才实学),则无所施用……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儒家之学),文吏课笺奏。”据此可知,左雄改革察举制(  ) A.使得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B.利于选拔真才实学之人 C.使得豪强地主把持国家政权  D.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 3.下表内容为中国古代部分朝代在治理西北边疆上所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  ) 朝代 措施 汉朝 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唐朝 设立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管辖面积和控制力度远超前代 清朝 设立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北边疆的控制 A.消除了内地与边疆的差异  B.体现了古代民族政策的多样性 C.旨在推动农耕经济的繁荣  D.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4.通观东汉迄于唐中叶600余年间客与部曲的演变过程,始终以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基本矛盾呈现出来,即逃亡农民依托豪强充当佃客、佃家、私属等,而国家又企图使他们复归为编户。这一矛盾(  ) A.推动了赋税征收标准的变革  B.是国家陷入长期动荡的根源 C.伴随着均田制的推行而消失  D.催生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5.自宋太祖开宝六年起,凡被礼部考试录取的考生均须经过殿试,凡于殿试中进士者皆即授官,无须再经吏部其他选试。殿试于宫内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并定出名次。自此以后,进士均为“天子门生”,而不再是考官的门生。下列对这一做法的政治意图的相关解释最合理的应是(  ) A.加强中央对人才的控制  B.强化君主用人权威 C.重组中枢机构架空朝廷  D.完善科举考试制度 6.明朝初年,朱元璋将其亲自审理的案件加以整理汇编,并加上因案而发的训导,作为训诫臣民的特别法令颁布天下,史称《大诰》。朝廷规定,如家里不收藏《大诰》、不遵守《大诰》,要“迁居化外,永不令归”。读书人要向普通百姓宣讲《大诰》,科举考试也要从其中出题。据此可知明初(  ) A.法律体系日益严密  B.借助法律维护统治 C.皇权凌驾法律之上  D.儒法思想走向合流 7.康熙时期,对于监察官员的选拔侧重于从进士出身、三年考满的知县中选出;雍正时期,只有曾担任过监察御史的官员才有资格参与“六科给事中”的选拔。由此可见,清代(  ) A.监察官员是皇权专制的工具  B.监察体系发展完善 C.注重监察官员的能力和素质  D.监察官员地位崇高 8.清王朝覆灭后,北洋政府废除古代官员九品制,学习西方,采取文官考试制度,并在1913年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法案,详细地写明了应试者的准考条件、考试科目以及考试流程等。该草案(  ) A.是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标志 B.几乎全部确定了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 C.实现了允许女子参加考试的历史突破 D.明确由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与任用 9.1935年11月,国民政府规定法币不能兑现(银),但可在指定金融机关内无限制地买卖外汇,法币与英镑实行固定汇价。英美两国对于法币改革持支持态度,而日本却认为英美对中国法币改革的支持,已经以“有害于日本的方式”加强了中国的力量。由此可知,国民政府的法币改革(  ) A.折射出列强间的利益争夺  B.加剧了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