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72740

湘科版(2024)五年级上册信息科技 活动三 算法的设计与优化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9-27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226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算法,教案,优化,设计,活动,科版
  • cover
编写时间: 20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20 年 月 日至 日 年级: 五年级 总序第 4 个教案 课 题 算法的设计与优化 共 1 课时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理解算法设计的基本过程,能梳理问题步骤、分析制约条件。 掌握算法优化的方法,理解 “瓶颈” 对算法效率的影响 教学重点 算法设计的步骤分析,算法优化的实践。 教学难点 识别算法中的 “瓶颈”,合理优化步骤以提升效率。 教学策略 任务驱动法、、讨论法、实践法、小组合作法 教 学 过 程 课前、课中反思 一、情境导入 提问:“准备生日宴需要备菜、煮饭、做菜等工序,如何规划才能高效完成?” 引出主题:生活中复杂任务需算法设计与优化,以泡茶为例学习算法设计。 二、探究新知 1. 设计简单的算法 分析泡茶步骤: 展示教材中泡茶的 6 个步骤(洗水壶、接水、烧水、洗茶杯、找茶叶、沏茶),引导学生梳理步骤、耗时及制约条件(如 “烧水需在接水之后”)。 抽象与建模: 用表格整理步骤(步骤、耗时、制约条件),用色块长短代表耗时,将问题抽象为色块排列,理解算法设计的基本过程。 列举算法方案: 展示教材中多种泡茶步骤排列方法,师生共同分析合理性(如 “烧水前需先洗水壶、接水”,排除错误方案)。 2. 对算法进行优化 对比效率: 分析不同算法耗时,引出优化思路:利用烧水的 8 分钟,同时完成洗茶杯、找茶叶,总耗时缩短至 1+1+8+1=11 分钟。 认识 “瓶颈”: 讲解 “瓶颈” 概念(如烧水是泡茶的耗时瓶颈),强调解决瓶颈对优化算法的关键作用。 生活案例拓展: 案例 1:快递分拣优化 过去快递依靠人工按区域分拣,速度慢、易出错,成为物流效率的 “瓶颈”。如今引入智能分拣系统,通过扫描快递信息,自动分类至对应区域,大幅缩短分拣时间,提升整体配送效率。 案例 2:超市收银通道优化 超市购物高峰时,收银台排队等待久(“瓶颈” 环节)。超市通过增设多个收银通道、设置自助收银机,分流不同需求的顾客,减少排队时长,优化购物体验。 案例 3:城市交通信号灯优化 拥堵路段的信号灯时长不合理,导致车辆通行缓慢(“瓶颈”)。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分析车流数据,动态调整信号灯时长,比如高峰时段延长主干道通行时间,缓解交通拥堵。 三、实践应用 任务:模拟 “准备生日宴” 场景,分组设计备菜、煮饭、做菜的算法步骤,并尝试优化。 小组汇报:分享设计的算法,其他组点评优化方案,教师总结。 四、总结提升 回顾算法设计流程:分解问题→梳理步骤与制约条件→抽象建模→设计算法。 强调算法优化价值:通过解决 “瓶颈”、合理利用时间,提升生活与学习效率,感受算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五、板书设计 算法的设计与优化 一、设计算法: 步骤分析 → 制约条件梳理 → 抽象建模 二、优化算法: 找“瓶颈” → 并行处理 → 生活应用(快递分拣、超市收银等) 六、作业布置 观察家庭日常活动(如早餐准备),设计算法并尝试优化,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