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85822

【新教材】人音版(简谱)(2024)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桔梗谣》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1-08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157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上册,教学设计,桔梗谣,单元,第三,音乐
  • cover
《桔梗谣》教案 教材分析 《桔梗谣》(又称《道拉基》)是朝鲜族极具代表性的民歌,是人民音乐-出卷网-小学音乐教材中的经典曲目。桔梗作为朝鲜族传统食材,象征勤劳与丰收,歌曲以其为核心,生动描绘了朝鲜族姑娘上山挖桔梗的劳动场景,传递出对劳动的热爱与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从音乐特点来看,歌曲采用三拍子 “强弱弱” 节奏,旋律优美流畅、明快活泼,多处融入前倚音等装饰音与附点音符,赋予歌曲细腻的民族韵味;同时,长鼓、伽倻琴等朝鲜族特色乐器的伴奏,进一步强化了浓郁的民族风格。作为民族音乐教学素材,《桔梗谣》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与演唱、律动能力,更能引导学生了解朝鲜族文化,体会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魅力,是落实 “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 核心素养的优质载体。 教学目标 1. 审美感知: 聆听《桔梗谣》,感受三拍子 “强弱弱” 的明快节奏与优美流畅的旋律,体会歌曲欢快、喜悦的情绪,提升对音乐节奏与旋律的感知能力。 辨别长鼓、伽倻琴等朝鲜族特色乐器的音色,感受其独特音响效果,理解乐器对歌曲民族风格的烘托作用,增强民族音乐音色辨别能力。 2. 艺术表现: 能用自然、甜美的声音,准确把握音准与节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清晰传递劳动与丰收的喜悦情感。 学习朝鲜族舞蹈基本动作(扛手、围手、顶手),能随歌曲节奏完成简单律动,展现朝鲜族姑娘勤劳活泼的形象,提高身体协调性与音乐表现力。 参与小组合唱与舞蹈表演,与成员默契配合,共同完成艺术呈现,增强团队协作能力与舞台表现力。 3. 创意实践: 用身边物品(筷子、杯子)或简单打击乐器(铃鼓),为歌曲创编独特节奏型伴奏,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操作能力。 结合劳动场景想象,为歌曲创编新歌词,在小组内展示分享,提升歌词创作与语言表达能力。 参与小型音乐表演活动,运用所学技能呈现歌曲,积累表演经验,提升音乐综合素养。 4. 文化理解: 了解朝鲜族的地理位置、传统节日(春节、上元节、秋夕节)、特色美食(泡菜、打糕、冷面)等文化知识,拓宽文化视野。 理解《桔梗谣》所反映的朝鲜族生活方式与精神风貌,体会对劳动的热爱、对自然的感恩,增进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认同与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欢快情绪与三拍子节奏特点,准确把握旋律,有感情地演唱,体会朝鲜族民歌的民族韵味。 学习朝鲜族舞蹈基本动作,能用律动配合演唱,生动表现歌曲场景与民族风格。 了解朝鲜族文化特色,理解歌曲的文化内涵,建立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2. 教学难点: 准确演唱歌曲中的装饰音(前倚音)与附点音符,避免节奏拖沓或音准偏差,使演唱更细腻、富有韵味。 实现朝鲜族舞蹈动作与歌曲节奏、情感的融合,做到动作协调、表情自然,精准传递民族风格。 引导学生在创意实践中,创作出贴合歌曲民族风格与主题的伴奏节奏型或新歌词,避免脱离歌曲核心内涵。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朝鲜族文化习俗、《桔梗谣》的创作背景(与桔梗的文化关联)、音乐特点(三拍子、装饰音)及朝鲜族乐器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理性认知。 2. 欣赏法:播放《桔梗谣》音频、朝鲜族舞蹈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歌曲旋律、节奏及民族文化魅力,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3. 演示法:教师示范演唱(强调发声、呼吸与情感表达)、示范朝鲜族舞蹈基本动作(步伐、手势、姿态),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范例。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歌曲情感表达、舞蹈动作设计、创意实践方向,激发思维,促进交流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5. 练习法:通过跟唱、模唱、分组唱巩固演唱技巧;反复练习舞蹈动作提升协调性;在创意实践中尝试创编,提升创新与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资源:《桔梗谣》音频(原版、伴奏版)、朝鲜族舞蹈视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