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89268

2.3 水沸腾了【教材解读】

日期:2025-09-3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2次 大小:104291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沸腾,教材,解读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2.3 水沸腾了【教材解读】 (一)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 ●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后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科学思维目标 ●分析水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数据,建立事实与观点之间的联系。 探究实践目标 ●能够基于现象发生的条件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选择酒精灯、温度计等工具进行实验探究。 ●用准确的统计图表记录和整理信息,根据数据得出水沸腾时的温度。 态度责任目标 ●设计实验方案时应注意安全,培养安全规范操作的意识。 ●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了解蒸汽机发明和改良的历史故事,体会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分析 水沸腾现象在生活中较为常见,大多数学生有较为模糊的感性印象,如温度的上升、沸腾时的气泡以及声音等。本课对应课程标准3 ~ 4年级学习内容“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的第一点“能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质量、体积、温度等常见特征,并使用恰当的计量单位进行记录”和学习内容“1.2 空气与水是重要的物质”的第八点“观察并描述水沸腾或结冰的现象;了解一般状况下,水沸腾和结冰时的温度,知道温度是影响水沸腾和结冰的重要因素”。本课为“水”单元第3课,学生已经对常温下水的蒸发有了一定了解,但对于高温下水的快速蒸发还缺乏具体认知。本课要做好探究水沸腾的实验,观察水沸腾的过程,记录水沸腾的相关现象与证据,与学生已有认知形成冲突并进行整合,加深学生对水沸腾的科学认识。 本课分为四个板块。聚焦板块,引导学生关注给水加热会出现的现象。探索板块,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内的水,观察并记录水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学生在进行探索活动前,需要掌握酒精灯、温度计等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明确分工,如实记录实验现象。研讨板块,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水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及现象,并对沸腾时“白气”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拓展板块,学生了解蒸汽机的发明以及改良的历史故事,渗透科学史教育,训练学生挖掘科学史资源、查找资料、阅读并整理文献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第一次接触酒精灯等实验器材,这些器材的组装和使用是难点。水的沸腾实验中有温度计的使用、酒精灯加热的注意事项、水量的选取、仪器摆放的方法介绍等问题,内容多且杂,教师应适当降低难度和要求,着重于温度计的使用和酒精灯加热的注意事项,化繁为简,同时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记录水沸腾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难点:实验仪器的组装和规范使用;通过细致观察和分析,认识到“白气”不是水蒸气。 (四)教材解读 本课情境:装有水的锅在不断加热的情况下,锅上方热气腾腾。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给水加热的场景,为后续实验设计做铺垫。 聚焦:关注水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白气”,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初步讨论“白气”产生的原因及物质组成,与前两课水蒸气的认识联系,引发认知冲突。 探索1:设计实验给烧杯里的水加热。实验前可让学生预测温度的变化、水面和杯底的气泡大小等情况,使观察更具有针对性。 探索2:给烧杯里的水加热,水面会有热气产生,杯中会产生气泡,并且沸腾前后气泡的大小、多少都有变化。虽然学生会对明显的现象产生深刻的印象,但他们的观察可能并不十分有序和全面。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水中、水面和水面之上进行观察,并做好详细地记录。 在实验开始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做好实验分工,在实验过程中给予指导。 记录单:观察记录的重点在于温度计示数以及水的变化,水的变化涉及水中、水面、水上方。教师做好引导,注意区别水中和水面现象。在标准大气压强下,水的沸点是10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