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6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2节 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 1.理解染色体、DNA 和基因的关系,形成对遗传物质基础的科学认知。 2.通过分析染色体、DNA 和基因的关系,培养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认识基因在生物体结构和功能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对生命科学的敬畏和责任感。 【重点】理解染色体、DNA 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基因在遗传中的作用。 【难点】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深入理解基因如何通过指导蛋白质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并认识环境因素对性状的影响。 一、新课导入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生物体的遗传现象。今天我们继续深入研究遗传的物质基础。请大家看屏幕上的几个问题(展示课件)。你有哪些性状与爸爸相似?又有哪些性状与妈妈相似?子女和父母之间为什么出现性状的相似性呢?生物的性状受什么控制呢?这节课我们学习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 二、新知讲解 (一)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教师:首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调控中心是什么呢? 学生:细胞核。 教师:对!我们来回顾一下临时装片制作中的染色过程。(展示课件)在制作临时装片时,为什么要进行染色? 学生:(积极思考,有的小声讨论,有的举手发言)染色是为了更好地观察细胞结构。 教师:不错。染色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细胞内的结构。那么,染色体到底是什么呢?请看这张图(展示染色体与 DNA、蛋白质的关系图)。 学生:(认真观看、思考、分析染色体的结构)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积极思考,有的小声讨论,有的举手发言)染色体是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的长链状结构。 教师:非常正确!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 DNA 的重要性。请问DNA 是什么?DNA 在哪里? 学生:DNA 是一种长链分子,存在于细胞核内。 教师:对!DNA 是携带生物体遗传信息的重要物质。那么,基因又是什么呢? 学生: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分子片段。 教师:非常好!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那么染色体、基因的存在形式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通常是成对存在的。 教师:那这些成对的基因和染色体都来自一个个体吗? 学生:不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教师:染色体、基因和DNA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多个基因。 教师:很棒!各种生物体体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相同吗? 学生:不同。 教师:对的。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23对;狗有78条,39对水稻有 24条,12对;常用作遗传研究的果蝇只有8条,4对。大家知道詹姆斯 沃森和弗朗西斯 克里克是如何发现 DNA 双螺旋结构的吗?请听我讲一个小故事。 (教师讲述简短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因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蓝图 教师:请看这张图(展示图纸与房子的关系图)。图纸决定了建成房子的大小、样式、结构等,而房子建成后呈现给大家的是用砖瓦等表达出来的图纸上的信息。对于生物体来说,又是什么指导建设的呢? 学生: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教师:没错!但是不同细胞的基因表达功能不同。例如,生产汽车的车间和生产食品的车间的产物是不同的。以此类推,人体内有许多基因,不同部位和功能细胞内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是否一样? 学生:不同细胞的基因表达功能不同。 教师:对!生物体的每个体细胞中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不同部位和功能的细胞能表达遗传信息的基因不同。如骨细胞与骨骼肌细胞、苹果的分生组织和营养组织,它们细胞中的基因表达就大不相同,从而使生物体的不同部位形成不同的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生物性状的表现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天生惯用左手的孩子如果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