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第二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1.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②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③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 ④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指明方向,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习总书记赴多个省份考察,都会结合当地实际,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地方改革实践予以部署和指导。这是因为,改革( ) ①是改变中国人民前途命运的根本动力 ②能根本变革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 ③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蓬勃动力 ④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3年11月10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强调,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领域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这一举措旨在( ) ①夯实国有经济主体地位,增强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②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主导国民经济发展方向 ③退出一般性的竞争行业,助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④推动国有资本聚合发展,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为引导国有企业更高效地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实现经济、社会、科技等多方面目标,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该制度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以下推导正确的是( ) ①明确企业战略使命→抓好传统产业强基转型→增加社会供给→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②增强企业民生保障能力→努力做到投资于人→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③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新型生产关系→实现稳定盈利→发展新质生产力 ④明确国企核心功能定位→优化战略产业布局→聚焦创新研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下图反映了货币政策的一般传导机制,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党和国家将2025年的货币政策总基调由原来的“稳健”调整为“适度宽松”。这意味着2025年我国要( ) ①收缩银根,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 ②遵循资本流动规律改革金融服务,加强精准灵活调控 ③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释放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活力 ④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化解地方债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下列传导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是( ) ①推进国企战略重组→实现规模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②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降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促进共同富裕 ③政府实施科学宏观调控→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抑制通货膨胀发生 ④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7.2023年7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实施。该《意见》明确指出,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精准制定实施各类支持政策,及时回应民营经济的关切和利益诉求,切实解决其实际困难。下列关于国家政策作用于民营经济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①放宽市场准入→减少民企准入限制→肯定民营经济的主导地位→提振民企发展信心 ②实施减税降费政策→降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