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不懂就要问 课 题 不懂就要问 课 型 新授课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孙中山的勤奋好学的品质,学习“不懂就问”的精神。 语言运用:认识“诵、例”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圈”。发现略读课文的特点,学习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思维能力:运用说清起因、经过、结果及借助插图的叙述方法,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通过质疑提问、合作学习等方式简单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 审美创造: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并积累。 重点难点 1.略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单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 2.初步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学前准备 教师:关于孙中山的相关资料及本课课件。 学生:课前了解孙中山的生平简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一、观察导入,初识略读。 (6分钟) 1.初识略读课文:同学们,平时学习生活中,你们遇到不懂的问题会怎么办 2.出示课题,引导发现:这类课文还有哪些“新鲜”的地方 3.出示自读课文学习方法。 4.出示孙中山的照片。 1.学生看课件出示的课题,说自己的发现。 2.齐读课题,学生交流。 3.学生读方法,再次明确学习略读课文的策略。 4.互相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孙中山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10分钟) 1.自由读课文,要求圈画出不认识的字。 2.通过指名读、开火车、擂台赛等方式检查识字情况。 3.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1.学生结合文前的提示,了解、略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 3.同桌合用一本书,相互检查纠正读音。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什么事 全班交流。 三、结合问题,细阅新读。 (18分钟) 1.指导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交流。 2.以“起因”为例,指导学生练习概括。 3.引导学生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通过词语感悟课文。 4.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 1.交流:小组讨论怎么概括“经过”后,总结方法。 2.通过“照例、壮着胆子”等词语体会孙中山是如何学习的。 3.通过先生态度的变化:“拿着戒尺,厉声问、收起戒尺、讲得很详细”体会先生被孙中山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的精神打动。 四、回顾学法,升 华情感。 (6分钟) 略读课文的特点是什么 怎么学习略读课文 你学到了哪些方法 学生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篇文章是小学阶段第一篇略读课文,教学中,我紧扣本文与精读课文的不同点,结合文中泡泡语、课题下方提示语等,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明确了此类文本的训练要素———综合运用精读课文里学到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自读来学习,进一步夯实语文能力训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