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4讲 第一课时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 素养目标 考点一 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相关结构或物质数量变化 夯实基础 精研教材 1.减数分裂及其相关概念 (1)减数分裂的概念 有性生殖 原始生殖细胞 两次 一半 (2)同源染色体 (3)联会和四分体 一般相同 父方 母方 联会 前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 四 1 2 4 4 8 (4)互换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 染色单体 2.减数分裂的过程(以二倍体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为例) DNA 蛋白质 联会 四分体 非姐妹 同源 非同源 凹陷 散乱 着丝粒 着丝粒 凹陷 3.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哺乳动物) 存在不均等分裂 变形 4 1 3 4.减数分裂Ⅰ与减数分裂Ⅱ关键点比较 (1) (2) 不分裂 分裂 次级精母细胞 卵细胞 和极体 教材深挖 1.(必修2 P23练习题变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 、 各是一对同源染色体,1和3、1和4、 是非同源染色体。 (2)图2表示 现象,从时间上看,该过程发生于 ,从范围上看,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 之间。 (3)由图2可知,等位基因可位于同源染色体和 上。 1和2 3和4 2和3、2和4 互换 减数分裂Ⅰ前期 非姐妹染色单体 姐妹染色单体 2.骡是马(2N=64)和驴(2N=62)杂交产生的后代,其表现为高度不育。从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骡的体细胞中含有63条染色体,其中32条来自马,31条来自驴,无同源染色体,导致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无法形成配子,因此表现为高度不育 易错排查 1.观察子代精巢中的细胞能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细胞和染色体移到两极的细胞。(2023·北京卷)( ) 2.蜜蜂的雌蜂(蜂王和工蜂)为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是单倍体,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来。由此判断雄蜂精子中染色体数目是其体细胞的一半。(2022·北京卷)( ) 3.减数分裂Ⅰ后期移向细胞两极的两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自由组合的。( ) 4.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 5.不良的环境条件会影响原始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从而影响生殖细胞的形成,如吸烟会影响男性精子的数量和质量。( ) √ × √ × √ 思维探究 考教衔接 1.减数分裂与互换 (根据2023·福建卷情境设计)下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图中A/a、B/b表示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 (1)该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后会产生哪几种基因型的精细胞 比例如何 。 (2)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 。 该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后产生AB、aB、Ab、ab四种基因型的精细胞,且比例均等 减数分裂Ⅰ后期和减数分裂Ⅱ后期 2.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核DNA数量变化规律 (1)数量变化(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 性原细胞→初级性母细胞→次级性母细胞→性细胞 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减Ⅰ 减Ⅱ前、中 减Ⅱ后 减Ⅱ末 染色体数2n 2n 核DNA数2n→4n 2n 2n→n n 2n 4n→2n 2n 2n (2)典型图示分析 ①甲为性原细胞;乙为 ;丙、丁为 ;戊为性细胞。 ②染色体加倍:只在 分开时加倍,即 分裂时(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时染色体复制但染色体数目不加倍)。 初级性母细胞 次级性母细胞 姐妹染色单体 着丝粒 ③核DNA加倍:只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后加倍。 ④染色体和核DNA减半:减数分裂Ⅰ末期均减半,减数分裂Ⅱ末期核DNA减半,而染色体数目与开始进行减数分裂Ⅱ时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⑤减数分裂Ⅱ后期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都与正常体细胞相同,不同的是没有 。 DNA复制 同源染色体 考法练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