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6讲 第2课时 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规律和应用 1.“概念法”判断显、隐性性状 解题模型 题型一 显、隐性性状的判断和实验探究 2.“实验法”判断性状的显隐性 1.已知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马群中,两基因频率相等。正常情况下,每匹母马一次只生产一匹小马。下列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不正确的是( ) A.选择多对栗色马与白色马杂交,若后代白色马明显多于栗色马,则白色为显性 B.随机选出一匹栗色公马和六匹白色母马分别交配,若所产小马都是栗色,则栗色为显性 C.自由放养的马群随机交配一代,若后代栗色马明显多于白色马,则栗色为显性 D.选择多对栗色公马和栗色母马交配一代,若后代全部为栗色马,则白色为显性 专项训练 B 解析 正常情况下,每匹母马一次只生产一匹小马。随机选出一匹栗色公马和六匹白色母马分别交配,所产的小马只有6匹,由于后代数目少,例如Aa(白色)×aa(栗色)→aa,存在偶然性,6匹小马可以全是栗色,所以仍不能确定栗色为显性,B项错误。 2.(2022·全国甲卷节选)已知玉米籽粒的糯和非糯是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为了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某研究人员将糯玉米纯合子与非糯玉米纯合子(两种玉米均为雌雄同株)间行种植进行实验,果穗成熟后依据果穗上籽粒的性状,可判断糯与非糯的显隐性。若糯是显性,则实验结果是 ; 若非糯是显性,则实验结果是 。 糯性植株上全为糯性籽粒,非糯植株上既有糯性籽粒又有非糯籽粒 非糯植株上只有非糯籽粒,糯性植株上既有糯性籽粒又有非糯籽粒 解析 假设糯和非糯这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A/a控制,因为两种玉米均为雌雄同株,间行种植时,既有自交又有杂交。若糯性为显性,则其基因型为AA,非糯基因型为aa,则糯性植株无论自交还是杂交,糯性植株上全为糯性籽粒,非糯植株杂交子代为糯性籽粒,自交子代为非糯籽粒,所以非糯植株上既有糯性籽粒又有非糯籽粒。同理,非糯为显性时,非糯植株上只有非糯籽粒,糯性植株上既有糯性籽粒又有非糯籽粒。 解题模型 题型二 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判断和实验探究 3.(2024·重庆模拟)番茄的红果色(R)对黄果色(r)为显性。以下关于一株结红果的番茄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通过与红果纯合子杂交来鉴定 B.不能通过该红果自交来鉴定 C.可通过与黄果纯合子杂交来鉴定 D.不能通过与红果杂合子杂交来鉴定 专项训练 C 解析 该红果植株与红果纯合子(RR)杂交后代都是红果(R_),所以不能通过与红果纯合子杂交来鉴定该红果植株是不是纯合子,A项错误;能通过该红果植株自交来鉴定,如果后代都是红果,则其是纯合子,如果后代有红果也有黄果,则其是杂合子,B项错误;能通过与黄果纯合子(rr)杂交来鉴定该红果植株是不是纯合子,如果后代都是红果,则其是纯合子,如果后代有红果也有黄果,则其是杂合子,C项正确;能通过与红果杂合子杂交来鉴定该红果植株是不是纯合子,D项错误。 4.(2024·福建南平模拟)现有两瓶世代延续的果蝇,甲瓶中的个体全为灰身,乙瓶中的个体既有灰身也有黑身。让乙瓶中的全部灰身果蝇与异性黑身果蝇交配,若后代都为灰身,则可以认为( ) A.甲瓶中果蝇为乙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杂合子 B.甲瓶中果蝇为乙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纯合子 C.乙瓶中果蝇为甲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杂合子 D.乙瓶中果蝇为甲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纯合子 D 解析 相关基因用B、b表示。根据题中提示“让乙瓶中的全部灰身果蝇与异性黑身果蝇交配,若后代都为灰身”,说明灰身对黑身为显性,且乙瓶中的灰身果蝇为显性纯合子(BB),乙瓶中的黑身果蝇为隐性纯合子(bb),甲瓶中的个体全为灰身,若甲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