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7讲 第一课时 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及应用 素养目标 考点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夯实基础 精研教材 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分析 黄色圆粒 9∶3∶3∶1 两对 自由组合 随机 1∶1∶1∶1 2.用分离定律分析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过程分析 F2 基因型 1YY(黄)、2Yy(黄) 1yy(绿) 1RR(圆)、2Rr(圆) 1YYRR、2YyRR、 2YYRr、4YyRr (黄圆) 1yyRR、2yyRr (绿圆) 1rr(皱) 1YYrr、2Yyrr (黄皱) 1yyrr (绿皱) (2)结果分析:F2共有9种基因型,4种表型 3.自由组合定律 (1)自由组合定律概念图解 真核生物 细胞核遗传 (2)细胞学基础(以精细胞的形成为例) 等位基因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教材深挖 1.(必修2 P10旁栏思考)要得到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的黄色圆粒豌豆,亲代除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外,还可以是 。 2.(必修2 P11图1-8)图中过程 可以体现分离定律的实质,过程 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甲 乙 黄色皱粒(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和绿色圆粒(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 ①②④⑤ ④⑤ 3.(必修2 P11图1-9)Yyrr(黄皱)×yyRr(绿圆),后代表型及比例为黄圆∶绿皱∶黄皱∶绿圆=1∶1∶1∶1,这能说明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吗 为什么 不能。Yyrr(黄皱)×yyRr(绿圆),无论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后代的表型及比例都为黄圆∶绿皱∶黄皱∶绿圆=1∶1∶1∶1 易错排查 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YyRr)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 2.“将F1(黄色圆粒豌豆)与隐性纯合子(绿色皱粒豌豆)进行正反交,统计实验结果显示后代均出现了四种表型且比例接近1∶1∶1∶1”属于孟德尔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过程中的“演绎”环节。( ) 3.F1(基因型为YyRr)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YR、Yr、yR、yr,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1∶1∶1∶1。( )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4种类型的卵细胞可以自由组合。( ) 5.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 × √ × × 思维探究 考教衔接 某二倍体植物叶片的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果实的红色与黄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分别受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型为AaBb个体表型为缺刻叶红果,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下图方框中补充标出基因型为AaBb个体其他两种类型位置关系(用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点)。 如图所示 (2)请分析预测上述(1)中三种位置下,该个体自交和测交所得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不考虑染色体互换)。 ①第一种类型自交结果为 , 测交结果为 。 ②第二种类型自交结果为 , 测交结果为 。 ③第三种类型自交结果为 , 测交结果为 。 缺刻叶红果∶马铃薯叶红果∶缺刻叶黄果∶马铃薯叶黄果=9∶3∶3∶1 缺刻叶红果∶马铃薯叶红果∶缺刻叶黄果∶马铃薯叶黄果=1∶1∶1∶1 缺刻叶红果∶马铃薯叶黄果=3∶1 缺刻叶红果∶马铃薯叶黄果=1∶1 缺刻叶红果∶马铃薯叶红果∶缺刻叶黄果=2∶1∶1 马铃薯叶红果∶缺刻叶黄果=1∶1 (3)另有一基因型为aaBb(马铃薯叶红果)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个体杂交,请完成下图中相关结果预测。 缺刻叶红果∶马铃薯叶红果∶缺刻叶黄果∶马铃薯叶黄果=3∶3∶1∶1 缺刻叶红果∶马铃薯叶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