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23820

【一轮复习课件】高中生物 第39讲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其应用(共67张PPT)

日期:2025-10-0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12757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67张,应用,及其,技术,培养
  • cover
(课件网) 第39讲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其应用 素养目标 考点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夯实基础 精研教材 1.培养基 (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      的不同需求,配制出的供其       的营养基质。 (2)培养基的种类、特点及用途分析: ①按物理状态分类 培养基种类 特点 用途     培养基 不加凝固剂 工业生产 半固体培养基       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分类鉴定     培养基 加凝固剂(如琼脂)              ,菌种保藏 营养物质 生长繁殖 液体 加凝固剂(如琼脂)  固体 微生物分离、鉴定,活菌计数 ②按化学成分分类 培养基种类 特点 用途 天然培养基 含        的天然物质 工业生产 合成培养基          (用化学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配成) 微生物的分类、鉴定 化学成分不明确 培养基成分明确 ③按功能分类 种类 制备方法 原理 用途 举例 选择培养基 培养基中加入某些化学物质 依据微生物对某些物质的特殊需求或抗性 _____ 加入_____ 分离得到酵母菌和霉菌 鉴别培养基 培养基中加入某种_____ 产生特定的颜色或其他变化 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用_____培养基鉴别大肠杆菌 从众多微生物中分离所需的微生物 青霉素 指示剂或化学 伊红—亚甲蓝 药品 (3)培养基营养成分的含义、作用、主要来源分析: 杀灭所有微生物 2.无菌技术 (1)目的:获得纯净培养物。 (2)关键:防止杂菌污染。 (3)常用方法:灭菌和消毒。  (4)无菌技术的主要方法及适用对象。 ①消毒方法及适用对象。 ②灭菌方法及适用对象。 (5)注意事项。 ①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       接触。 ②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超净工作台上并在           附近进行。 周围的物品 酒精灯火焰 3.微生物的纯培养 (1)概念:由      繁殖所获得的微生物群体称为纯培养物,获得       的过程就是纯培养。 单一个体 纯培养物 (2)过程:        、灭菌、倒平板、接种、   和培养等步骤。 (3)常用方法:       法和        法。 (4)实例———酵母菌的纯培养。 配制培养基 分离 平板划线 稀释涂布平板 协调 湿热灭菌 50 ℃  酒精灯火焰 分离 (5)倒平板的操作步骤。 (6)平板划线法。 ①平板划线操作 成功关键点。 冷却 上一次划线的末端 ②平板划线操作中几次灼烧接种环的目的。 教材深挖 1.(选择性必修3 P10旁栏思考)培养基中加入氮源的原因是  。 2.(选择性必修3 P10相关信息)生物消毒法是指利用生物或其    除去环境中的部分微生物的方法。 培养基中的氮元素是微生物合成蛋白质、核酸等物质所必需的 代谢物 易错排查 1.将配制的酵母培养基煮沸并冷却后,在酒精灯火焰旁倒平板。(2024·河北卷)(  ) 2.将接种环烧红,迅速蘸取酵母菌液在培养基上划线培养,获得单菌落。(2024·河北卷)(  ) 3.平板划线法接种等接种技术的核心是防止杂菌的污染。(  ) 4.平板涂布时涂布器使用前必须进行消毒。(2023·山东卷)(  ) 5.接种后未长出菌落的培养基可以直接丢弃。(2023·山东卷)(  ) 6.通常细菌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酵母菌培养基用过滤除菌法除菌。(2023·江苏卷)(  ) × × √ × × × 思维探究 考教衔接 (根据2022·全国乙卷、2018·江苏卷、2018·全国Ⅲ卷、2018·全国Ⅱ卷、2018·全国Ⅰ卷、2019·全国Ⅲ卷情境设计)酵母的蛋白质含量可达自身干重的一半,可作为饲料蛋白的来源。有些酵母可以利用工业废甲醇作为碳源进行培养,这样既可以减少污染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研究人员拟从土壤样品中分离该类酵母,并进行大量培养。下图所示为操作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在实验室培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