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考点一 ● 必备知识 一、单位时间 原料消耗(或产物生成) 二、1.(1)光反应 加快 增多 (2)①细胞呼吸 ③等于 ④C ⑤光合色素 2.(1)暗反应阶段C3的生成 (2)①等于 ②最低 饱和 3.(1)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活性 4.(1)①气孔的开闭 (2)①叶绿素 5.(2)光照强度、温度和光照强度 三、1.(1)< < < 2.(1)色素、酶 减弱 3.(1)A A 【考点易错】 (1)√ (2)√ (3)× (4)√ (5)√ [解析] (3)白天提高光照强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有利于光合作用产物的积累,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可以降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有利于增加大棚蔬菜的产量。 【长句拓展】 1.氮元素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水稻根吸收的氮肥可用于叶绿素的合成 2.“开”能保证CO2的供应,维持较强的光合作用,“闭”能降低蒸腾作用,提高作物抗旱性 3.叶片气孔开放程度降低,CO2的吸收量减少 4.随着植物生长,土壤中的水分会减少,土壤中的无机盐含量会下降,玻璃瓶中CO2含量减少等 ● 典型例题 1.A [解析] 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增加叶片周围环境CO2浓度可增加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氧气释放量,A符合题意;降低温度会降低与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活性,会降低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氧气释放量,B不符合题意;给光源加滤光片改变光的颜色可能会使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氧气释放量降低,比如将白光改变为绿光会降低光合速率,C不符合题意;移动冷光源缩短与叶片的距离会使光照强度增大,但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最大氧气释放量可能不变,因为光饱和点之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D不符合题意。 2.B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B点是植物的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若适当提高温度,光合速率的增加值小于呼吸速率的增加值,则光补偿点B应相应地向右移动,A正确;若增加CO2浓度,则光合作用强度增加,呼吸作用强度基本不变,达到光补偿点(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所需的光照强度减小,因此B点左移,达到光饱和点所需光照强度增大,因此C点右移,D点向右上方移动,B错误;D点时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其光反应产生的ATP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移向叶绿体基质,参与暗反应过程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C正确;若题图为阳生植物,则换为阴生植物,B点将向左移动,D点向左下方移动,D正确。 3.(1)蓝 类囊体薄膜 (CH2O)(或糖类) C5(与前一空可互换) 紫外光 (2)无水乙醇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都能吸收蓝紫光,选择红光可以避免类胡萝卜素对实验的干扰 (3)蓝膜覆盖下蓝光透过率高于白膜和绿膜,有利于藏川杨幼苗进行光合作用;蓝膜覆盖下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高于白膜和绿膜,藏川杨幼苗光合速率较强;蓝膜覆盖下紫外光的透过率低于白膜和绿膜,减弱了紫外光辐射对幼苗的伤害 [解析] (1)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在叶绿体基质中,CO2与C5反应产生C3 ,C3在酶的催化下,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还原转化成糖类和C5;据图可知,白膜透过的紫外光较多,而蓝膜和绿膜透过的紫外光较少,因此与白膜相比,蓝膜和绿膜可以更好地减少紫外光对幼苗的辐射。(2)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因此可用无水乙醇提取光合色素;提取的光合色素包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因此在测定叶绿素含量时要选择红光,不能选用蓝紫光,以避免类胡萝卜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据图表可知,与白膜和绿膜处理相比,覆盖蓝膜时藏川杨幼苗的光合色素含量更高,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此外,相比之下,覆盖蓝膜时蓝光的透过率最大、紫外光透过率最小,蓝光较多有利于幼苗的光合作用,紫外光较少可减弱对幼苗的辐射,更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因此覆盖蓝膜更有利于藏川杨幼苗适应高原环境。 4.B [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