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古诗词三首 六年级上册 任务:和古人一起欣赏美景 建德江 望湖楼 黄沙岭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世称“孟襄阳”。孟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与另一位唐代大诗人王维并称“王孟”。 主要作品有《春晓》《过故人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 走近作者 修改了内容 默读古诗,读准字音。 初读课文 生字识记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ó zhǔ 泊 bó ( ) pō 停泊 ( ) 湖泊 sù xiǔ 一宿 xiù 星宿 sù 住宿 宿 生字识记 德 德 dé 左右结构 书写时不要漏掉右半部分“心”字上面的一横。 生字识记 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整体感知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诗人留宿在建德江上。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指诗人自己 大意:把小船停泊在被雾气笼罩的江中小块陆地旁,傍晚时分,缕缕愁思又涌上我的心头。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空阔远大 原野 大意:抬眼望去,远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倒映在清澈江水中的明月仿佛和舟中的人很近。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远景 近景 读完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精读课文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夕阳西下,江面上弥漫着淡淡的雾气,远处的山峦和树木在暮色中若隐若现,诗人将小船缓缓驶向江中弥漫着雾气的小块陆地,准备停靠。 修改了文字内容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太阳渐渐沉入地平线,天色越来越暗,诗人内心不知怎么新生出了一缕淡淡的愁绪。这种愁绪仿佛与暮色融为一体,弥漫在江边的空气中。 修改了文字内容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空旷的原野上,天空显得格外低沉,远远望去,仿佛比树木还要低。 修改了文字内容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一轮明月从江上升起,清冷的月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诗人站在船头,看着江水中近在咫尺的月影,仿佛月亮也在陪伴着他,给他带来一丝慰藉。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完美融合,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江边暮色图,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修改了文字内容 诗人置身于这样的情景中有怎样的感受呢? 日暮客愁新 诗眼 面对黄昏的日落,诗人为何会涌起“新愁”? 资料链接 孟浩然早年热心功名,然而科举失利,饱受打击,最终在隐居和漫游中度过人生的大多数时间。《宿建德江》写于诗人在长安应试失败之后,感觉自己怀才不遇,于是开始了漫游的生活。 远离家乡 仕途失意 宿建德江 远离家乡 远景 近景 仕途失意 愁 课堂小结 主旨概括 《宿建德江》是一首写景的五言绝句,抒发了诗人的羁旅行愁。诗人通过选取“舟”、“日暮”、“烟渚”、“野旷”和“月”等景物,营造出一种忧愁清冷的氛围,烘托了诗人的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前路感到茫然的困惑。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 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在诗、词、文、书、画等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