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42874

【议题式教学】4.1 夯实法治基础(课件30张PPT+教案+视频素材)

日期:2025-10-31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76次 大小:1134527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素材,视频,教案,PPT+,30张
    (课件网) 4.1夯实法治基础 第2单元:《民主与法治》 第4课:建设法治中国 1.政治认同:认同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最佳方式,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念。 2.法治观念:理解法治的内涵、要求及意义,增强法治意识与法治信仰。 3.责任意识:明确公民在法治建设中的责任,自觉成为法治的践行者与捍卫者。 核心素养目标: 重点:法治的作用、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难点:理解法治的要求(良法善治),区分“法制”与“法治”。 带着以下问题浏览教材P40———50 1.法治的含义及其重要性(必要性)。 2.法治的两个基本要求:良法与善治。 3.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4.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总议题:法治:国家发展的基石———如何筑牢法治中国之路? 子议题一:为何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意义何在? 子议题二:法治有何要求?———良法善治如何实现? 子议题三:法治之路如何走?———中国法治历程与成就 子议题四:如何建设法治国家?———我们的责任与行动 子议题一: 为何选择法治道路? ———法治的意义何在? 视频中的问题仅靠道德谴责能解决吗? 结合视频说说法治的意义(对个人、社会、国家) 需要法治 交警指挥交通 政府便民服务 法庭审理现场 市场监督检查 对人民: 对国家、 社会: 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P45 ②法治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③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P47 议题小结:为何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意义何在? 子议题二: 法治有何要求?———良法善治如何实现? 在古巴比伦,公元前18世纪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它规定:奴隶可以买卖,抵债;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需赔偿奴隶主的财产损失,无需偿命。 《汉谟拉比法典》能否称为“良法”?为什么? 不能,因为《汉谟拉比法典》种种不公平的条款反映了当时的阶级歧视、奴隶制度而不是公平的法律。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于2022年12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 该法立足于电信网络蓬勃发展,电信诈骗多发高发,犯罪活动猖獗的严峻形势,公众迫切希望出台相关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随后该法草案面向社会公众征集意见,共有12390位公众提出了28406条意见,包括建议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人员的惩戒力度、加强追赃挽损工作、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鼓励群众举报奖励等。不仅写入法条当中,并在现实生活中有序推进。 良法 ①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②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 ③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结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说说什么是良法? 政治领域 经济领域 文化领域 社会领域 生态领域 现代法治仅靠法律条文足够吗?还需什么? 善治 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例: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本是好事,可有些居民有顾虑。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加装电梯给予补贴,还组织协调会,让居民们充分发表意见。有位大爷开始不同意装,觉得影响采光。经过工作人员耐心解释,还给他看其他小区类似案例的处理办法,大爷终于点头。现在电梯装好,大家上下楼方便多了,邻里关系也更融洽。 结合这个案例,说说你的感受。 议题小结:法治有何要求?———良法善治如何实现? (1)良法之治。 2.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