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唱歌课型 【教学内容】 湖南文化-出卷网-三年级上册第七课《外国小朋友的歌》第2课时《土风舞》 【教材分析】 《土风舞》是湖南文化-出卷网-三年级上册第七课《外国小朋友的歌》第2课时唱歌课。《土风舞》是捷克斯洛伐克经典民间歌曲,源于当地农民在田间、节庆时跳的“土风舞”场景,歌曲以明快的节奏、简洁的旋律,展现了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热情开朗的性格,以及对劳动、生活的热爱,是传递异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代表性曲目,常搭配舞蹈动作辅助教学。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直接体验来学习和探索音乐,对音乐活动表现出较高的热情。然而,三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相对较短,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维持学习兴趣。同时,学生间的音乐基础和能力存在一定差异,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通过丰富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享受音乐的乐趣。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感受歌曲明快活泼的情绪,通过聆听与演唱,感知四二拍“强弱”的节奏特点,以及A、B段旋律与节奏的差异,建立对异国民歌风格的初步认知。 (二)艺术表现 能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准确把握四二拍节奏,尤其唱准B段附点节奏;尝试跟随音乐跳简单的土风舞动作(如踏步、拍手、转圈),做到唱与动协调统一。 (三)创意实践 分组设计简单的舞蹈动作或打击乐伴奏(如用铃鼓、沙锤为A段伴奏,响板为B段伴奏),或改编歌词描述生活中的快乐场景,小组展示创意成果。 (四)文化理解 了解《土风舞》是捷克斯洛伐克的民歌,知道“土风舞”是当地民间舞蹈形式,体会民歌与地域生活、民俗文化的关联,激发对世界民族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用欢快的情绪完整演唱歌曲,准确把握四二拍的节奏韵律。 2.了解歌曲的国家背景与“土风舞”的民俗关联,感受异国民歌风格。 (二)教学难点 1.准确演唱B段的附点节奏,避免与A段规整节奏混淆。 2.做到演唱与舞蹈动作(或打击乐伴奏)的协调配合,不脱节。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播放捷克斯洛伐克土风舞视频片段,展示当地风光图片)小朋友们,看视频里的人们在做什么?他们的表情和动作看起来怎么样? 预设:在跳舞!他们笑得好开心,动作很活泼! 教师:没错!这是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跳的“土风舞”,他们常在过节或丰收时跳这支舞。有一首民歌就记录了这个热闹的场景,名字叫《土风舞》。大家想听听这首充满快乐感的歌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唱这首歌,再试试跳简单的土风舞动作吧!(板书课题) 书写板书《土风舞》。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 (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教师:你们知道捷克斯洛伐克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走进捷克斯洛伐克 预设:欣赏视频 教师:接下来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表现了怎样的画面?(播放歌曲)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歌曲的情绪是欢快地、高兴地、速度快板,歌曲节奏规整、旋律流畅、音乐明朗上口,表现了农民们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的热闹情景。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歌曲背景:《土风舞》是捷克斯洛伐克经典民间歌曲,源于当地农民在田间、节庆时跳的“土风舞”场景,歌曲以明快的节奏、简洁的旋律,展现了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热情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