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学抽象 数学抽象是指通过对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抽象,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素养.主要表现为:获得数学概念和规则,提出数学命题和模型,形成数学方法和思想,认识数学结构与体系.在本章中,主要表现在集合概念的理解及应用中. 培优一 集合的基本概念 【例1】 (1)设集合A={1,2,4},集合B={x|x=a+b,a∈A,b∈A},则集合B中元素的个数是( ) A.4 B.5 C.6 D.7 (2)已知集合M={a,|a|,a-2}.若2∈M,则实数a的值为( ) A.-2 B.±2 C.2或4 D.±2或4 尝试解答 二、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是指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素养,主要表现为: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思路,求得运算结果.在本章中,主要表现在集合的交、并、补运算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问题中. 培优二 集合的运算 【例2】 (1)(2022·新高考Ⅱ卷1题)已知集合A={-1,1,2,4},B={x||x-1|≤1},则A∩B=( ) A.{-1,2} B.{1,2} C.{1,4} D.{-1,4} (2)(2022·北京高考1题)已知全集U={x|-3<x<3},集合A={x|-2<x≤1},则 UA=( ) A.(-2,1] B.(-3,-2)∪[1,3) C.[-2,1) D.(-3,-2]∪(1,3) 尝试解答 培优三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例3】 解下列关于x的不等式: (1)-1<x2+2x-1≤2; (2)m2x2+2mx-3<0. 尝试解答 三、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的素养,主要表现为:掌握推理基本形式和规则,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探索和表述论证过程,理解命题体系,有逻辑地表达与交流.本章主要表现在集合的基本关系、充要条件及全称量词命题和存在量词命题、不等式的证明及应用中. 培优四 集合间的关系 【例4】 (1)已知集合A={0,1},B={x|x A},则下列关于集合A与B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 B B.A B C.B A D.A∈B (2)已知集合A={x|0<x<4},B={x|x<a},若A 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a|0<a<4} B.{a|-8<a<4} C.{a|a≥4} D.{a|a>4} 尝试解答 培优五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 【例5】 (1)设集合M={x|x>2},P={x|x<3},那么“x∈M或x∈P”是“x∈(M∩P)”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已知a∈R,则“a>6”是“a2>36”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尝试解答 培优六 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 【例6】 (1)命题:“ x>1,2x+1>5”的否定为( ) A. x>1,2x+1<5 B. x<1,2x+1<5 C. x>1,2x+1≤5 D. x<1,2x+1≤5 (2)命题p: x∈R,x+2≤0,则命题p的否定是( ) A. x∈R,x+2>0 B. x∈R,x+2≤0 C. x∈R,x+2≥0 D. x∈R,x+2>0 尝试解答 培优七 不等式的性质及应用 【例7】 已知a+b<0,且a>0,则( ) A.a2<-ab<b2 B.b2<-ab<a2 C.a2<b2<-ab D.-ab<b2<a2 尝试解答 培优八 不等式的证明 【例8】 已知x>0,y>0,z>0,求证:·≥8. 尝试解答 培优九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例9】 (1)(2021·天津高考13题)若a>0,b>0,则++b的最小值为 ; (2)已知a∈R,b>0,且(a+b)b=1,则a+的最小值是 . 尝试解答 四、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素养,主要表现在:发现和提出问题,建立和求解模型,检验和完善模型,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本章主要表现在集合、不等式的实际应用中. 培优十 集合的应用 【例10】 现有100名携带药品出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