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59032

【核心素养目标】济南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2.1《人体通过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课件(含32张ppt)+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1-27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52429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体通过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教案,ppt,32张,课件,核心
    济南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人体通过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课题 人体通过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生物 年级 八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济南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5章第2节第1小节,是初中生物课程中关于人体生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从学生感兴趣的潜水活动引入,引出呼吸这一生命的基本生理过程,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呼吸的重要性。接着,详细介绍了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强调了呼吸道对气体的处理作用以及肺作为气体交换场所的重要性。通过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呼吸道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以及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教材还介绍了呼吸运动的过程,包括吸气和呼气时膈肌、肋间肌的运动以及胸廓、肺的变化,让学生了解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探究实验部分通过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的差别,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人体呼吸过程中气体成分的变化,进一步理解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最后,阐述了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过程,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强调了气体扩散作用在气体交换中的关键作用,帮助学生完整地理解人体呼吸的全过程。整体而言,本教材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全面而深入地掌握人体呼吸系统的知识,为后续学习人体能量的获得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通过学习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人体通过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认识到呼吸系统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自身生命现象的理解和尊重。 科学思维: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科学思维方法,探究呼吸道的特点、肺泡的结构特点以及呼吸运动和气体交换的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如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实验结果的讨论等,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态度责任:使学生认识到呼吸系统健康与个人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关注自身呼吸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吸烟、减少空气污染等)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正确处理呼吸道疾病、进行海姆立克急救等。 教学重点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呼吸道的组成及对气体的处理作用、肺的位置和结构以及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呼吸运动过程中各结构的运动方向和变化,如膈肌收缩与舒张时膈穹窿的上升与下降、肋骨的向上向外移动与向下向内移动,以及胸廓容积的变化与肺内气压的关系,从而准确把握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潜水员在海底潜水的精彩视频,视频中展现潜水员在海洋世界中自由穿梭、欣赏各种海洋生物的美丽画面,同时注意突出潜水员呼出的气泡。视频结束后,提问:“同学们,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你们注意到潜水员呼出的气泡了吗?这些气泡与我们平时呼吸有什么关系呢?呼吸对于我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认真观看视频,被视频中美丽的海洋世界和潜水员的呼吸气泡所吸引。在教师提问后,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可能会提到“呼吸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呼吸为人体提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等答案。 通过生动有趣的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关注呼吸这一生命现象,为后续讲解呼吸系统的知识做好铺垫,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讲授新课 呼吸系统的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