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65789

3.5.2 线段的长短比较 课件(共21张PPT) 华东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

日期:2025-11-1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25605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3.5.2,七年级,数学,2024,华东师大,21张
  • cover
(课件网) 3.5.2 线段的长短比较 第3章 3.5 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 1.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和表达两点间的距离. 2.会用直尺和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3.会比较线段的长短,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比较两名同学的身高,可以有几种比较方法?向大家说说你的想法. 情境引入 一、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问题1 (1)如何比较两根铅笔的长短?如何比较窗框相邻两边的长? 提示 度量法:用刻度尺量出它们的长度,再进行比较. (2)如何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提示 叠合法:将其中一条线段“移动”,使其一端点与另一线段的一端点重合,两线段的另一端点均在同一射线上,再进行比较. 问题2 如果线段不能任意移动,怎么用叠合法比较线段的长短. 提示 尺规作图.让圆规的两个尖分别与AB两个端点重合,利用圆规改变线段的位置,但不改变线段的长度. 1.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有两种方法: (1)度量法:用刻度尺分别量出两条线段的长度,从而进行比较. (2)叠合法:把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使一端对齐,从而进行比较.(如图) 知识梳理 2.在数学中,我们常限定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这就是尺规作图. 如图,已知线段AB,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AB. 解 作图步骤如下: (1)用直尺作射线A'C'; (2)用圆规在射线A'C'上截取A'B'=AB; (3)线段A'B'为所求作的线段. 例1 已知线段a,b,作线段AB=a+b(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解 作图. ①作线段AC=a; ②在线段AC的延长线上作BC=b. 线段AB就是所求的线段. 跟踪训练1 二、线段的中点 问题3 如何找到一条绳子的中点呢?如何描述线段中点的概念呢?(对照图形) 提示 将绳子两端对折;点M把线段AB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则点M是线段AB的中点. (1)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 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 .如图①,若点M是线段AB的中点,则AM=BM=AB,或AB=2AM=2BM. 相等 知识梳理 (2)如图②,点M,N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三段AM,MN,NB,点M,N叫做线段AB的三等分点. (3)类似地,还有四等分点等等. 中点 如图,若D是AB中点,E是BC中点,若AC=8,EC=3,求AD的长. 解 因为EC=3,E是BC中点, 所以BC=2EC=2×3=6, 因为AC=8, 所以AB=AC-BC=8-6=2, 因为D是AB中点, 所以AD=AB=×2=1. 例2 求线段的长度,主要围绕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展开.若每一条线段的长度均已确定,所求问题可迎刃而解. 反思感悟 如图,B为线段AD上一点,且BD=2AB,C为AD的中点,已知AC=18,求BC的长. 解 因为C为AD的中点,AC=18,所以AD=36,因为B为线段AD上一点,且BD=2AB,所以BD=24,AB=12,因为BC=AC-AB,所以BC=6. 跟踪训练2 1.如图,用圆规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正确的是 A.ACAB D.无法确定 √ 解析 因为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 所以AC>A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P=AB,则点P是线段AB的中点 B.若AB=2PB,则点P是线段AB的中点 C.若AP=PB,则点P是线段AB的中点 D.若AP=PB=AB,则点P是线段AB的中点 √ 3.如图,点C为线段AB的中点,点D为线段AC的中点,已知AB=8,则BD等于 解析 因为点C为线段AB的中点,AB=8,所以BC=AC=4.因为点D为线段AC的中点,所以AD=DC=2.所以BD=CD+BC=6. A.2 B.4 C.6 D.8 √ 4.如图,若CB=4 cm,DB=7 cm,且D是AC的中点,则AC=  cm. 解析 CD=DB-BC=7-4=3(cm),AC=2CD=2×3=6(cm). 6 5.已知线段AB,延长AB至点C,使得BC=AB,量得AC=9 cm,则线段AB的长是  cm. 6 解析 因为BC=AB,AC=AB+BC, 所以AC=AB,因为AC=9 cm,所以AB=6 cm. 本课结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