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76083

第5课“人工智能利出行”-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册《信息科技》(西师大版)

日期:2025-10-14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165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三年级,师大,信息科技,上册,学年,5课
  • cover
三年级上册第 5 课“人工智能利出行”教学设计 年级 一年级 单元/主题 第二单元:技术改善出行方式 课名 第 5 课:人工智能利出行 一、教学建议 1.教学时长建议 2 课时 2.教学目标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 1.通过探讨智能交通,初步了解人工智能。 2.体验人工智能应用的魅力。 3.教学设计建议 教学设计建议如下: 1.通过了解人工智能的应用,体会人工智能技术帮助人们以更便捷的方式进行学习、生活和工作,感受人工智能技术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 2.给予学习者使用计算机等数字设备操作练习的机会,让学习者体验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 4.教学方法建议 在学习引入方面,教师应该结合教材中呈现的情景,联系学习者在现实生活中,导学生寻找和发现身边的人工智能应用,以带领学习者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在新知学习方面,建议教师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导学习者认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了解相关知识内容,树立学习和使用信息科技的意识。 (1)对于“人工智能 ”的知识内容,通过感受身边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让学习者初步认识人工智能技术。 (2)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知识内容,要从生活情境、学习者能够接触到的案例出发,通过实物、视频、图片等向学习者展示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当中的应用,初步了解人工智能的技术基础。 在“项目探究 ”方面,应为学习者提供实验室学习的机会,通过组装各种机器人,开展实验探索,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习者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来开展此类活动,通过活动让学习者对人工智能技术有初步了解。教师通过点评、引导以及深化学习者对于人工技术的探究,促使学习者进一步增强探究信息科技的兴趣。 在“操作练习 ”方面,应为学习者提供实践操作机会,通过小组活动开展学习,教师应引导学习者通过语音识别、手写识别等进行文字录入活动,体会人工智能技术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的变化,感受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 二、补充知识 对应教材内容(对教材中何处内容的补充) 无 补充内容 无 补充知识来源(提供网站链接或按参考文献格式提供) 无 三、对应需要的软件、硬件说明 对应教材内容(对教材中何处内容使用软件、硬件) 项目探究 识路机器人 软件名称(最好提供开源软件) 无 基本功能说明 无 硬件名称(选择性价比高、中小学能用得起的) 识路机器人套件 计算机、网络设备、手写板、麦克风 基本功能说明 无识路机器人具备智能视觉巡线功能。 计算机配置手写板和麦克风,具备通过手写、语音识别,输入汉字、数字等功能。 四、项目探究解答参考 探究项目 无 五、操作练习答案 一、知识检测 无 二、操作练习 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