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78267

一上第二单元第五课《老师,您好!》第2课时教案

日期:2025-11-22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11430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二,单元,第五,老师,您好!,课时,教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2025.9 课题 老师,您好! 课型 新授 课时 2 序号 内容分析 一、文本位置:本节课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过好校园生活”第五课“老师,您好!”的内容。内容分析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入学教育”学习主题的重要内容。在完成第一单元学习的基础上,本单元“过好校园生活”围绕“人际(师生间、生生间)交往生活”“课堂学习生活”“课余生活”三个重要内容进行教育引导,培养学生适应校园生活的能力。每课内容分析:本课是第5课《老师,您好!》,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老师、校内其他工作人员,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学校生活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初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围绕 “认识师长、尊敬师长、学会求助” 展开,共 2 课时,本课时侧重 “认识老师与校工,建立亲近感”,下课时侧重 “学习求助与礼貌相处”,两课时层层递进,完整达成 “尊师” 目标。课时内容分析:本课由四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我的老师们"旨在通过唤起学生已有的师生交往经历,让他们感受老师的爱与关怀,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加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第二板块"我还想认识……"旨在引导学生认识校园里其他岗位的老师,知道他们在校园生活的不同方面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作出了贡献。这两个板块之间为扩展关系,旨在拓展学生对校园生活更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第三、四板块的学习。第三板块"该请谁来帮帮我"旨在引导学生在学校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学会勇敢地向身边的老师求助。第四板块"我们这样做"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老师的辛苦,学会与老师相处。第四板块与第三板块是递进关系。 关系建构(横向 纵向):三、资源挖掘:1. 校园资源:校园文化长廊老师照片、校工工作场景(如食堂师傅备餐、门卫值班); 2. 多媒体资源:短视频《老师啊老师》、师生互动图片; 3. 实践资源:“请老师签名” 活动道具(签名卡)。 课标分析 1.政治认同:认识到教师是国家教育事业的基石,尊重并感激教师的辛勤付出。2.道德修养:培养感恩之心,学会尊重每一位教师,理解并接受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3.法治观念:了解教师依法执教的权利与义务,懂得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和师生关系。4.健全人格:通过分享与反思,增强自我认知,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5.责任意识:明确作为学生,尊重教师、配合教学是自己应尽的责任。 学情分析 已有经验: 1. 幼儿园阶段有与老师相处的经历,对 “老师” 有初步认知(如教知识、陪游戏); 2. 入学后已接触任课老师,能说出 1-2 位老师的简单特点(如 “语文老师戴眼镜”); 3. 见过校工(门卫、食堂师傅),但不清楚其具体工作内容。 个性差异: 1. 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能主动分享与老师的故事,内向学生可能因羞怯不愿发言; 2. 部分学生对老师有敬畏感,认为 “老师很严厉”,不敢主动交流; 3. 少数学生已能主动与老师打招呼,多数学生需引导。 补救措施: 1. 对内向学生,采用 “同桌小声分享→小组推荐发言” 的阶梯式表达方式,降低发言压力; 2. 通过 “老师像朋友 / 妈妈” 的比喻,弱化 “严厉” 印象,播放师生互动短视频,传递老师的关爱; 3. 设计 “请老师签名” 实践活动,提供与老师主动交流的具体场景和任务。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 “老师为什么要批改那么多作业?” 2. “门卫叔叔不是老师,为什么也要尊敬他?” 3. “我不敢跟美术老师说话,怎么办?” 学习目标 1. 通过观看视频歌曲,参加“故事分享会”,理解教师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学会尊重老师,有效沟通。(对应核心素养:健全人格、道德修养)2. 通过看图片,结合生活交流,知道在校园中向老师求助的正确方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