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顺治帝 清朝入关前疆域 康熙帝 康熙即位初疆域 雍正帝 雍正即位初疆域 乾隆帝 乾隆在位时疆域 ◆清朝是如何进行边疆治理的? 第18课 清朝的边疆管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统一台湾 安定东南 1.郑成功收复台湾 (1)背景: 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台湾,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 230年,孙权派卫温到达夷州。 隋炀帝三次派人到达流求,加强了与流求的联系。 在澎湖设巡检司管理琉球和澎湖 三国时期 隋朝 元朝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锯,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开台圣王:郑成功 (2)经过 时间 1661-1662 据点 赤崁城、台湾城 结局 1662年荷兰投降(被占据38年) 事件: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评价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捍卫祖国领土,保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 金门 台湾城 赤坎城 意义: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维护了祖国的统一,保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加速了台湾的开发。 2.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1683年 1684年 1885年 台湾归入清朝版图 (康熙)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台湾正式建省, 成为中国一个行省 作用: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钦定平定台湾凯旋图》,描绘康熙派施琅收复台湾凯旋归来的场面 康熙年间中央政府设立“台湾局”发行的康熙通宝(正反面) 台湾 三国 隋朝 元朝 清朝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今台湾) 隋炀帝三次派人到流求 设立澎湖巡检司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设台湾府 1885年设台湾省 认识:两岸同根同源,不可分割,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请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治理西藏 巩固西南 三、清廷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西藏 西藏盛行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派别众多,以格鲁派最著名。政教合一、活佛转世制度独具特色。 “达赖喇嘛”即“德行佛学像大海一样的上师”。达赖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称谓。 1.措施 (1)册封达赖和班禅(册封宗教首领) ①1653年,顺治帝正式赐予五世达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的封号。 ②1713年,康熙帝册另一位藏传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顺治会晤五世达赖 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1.措施 (2)设置管理机构 材料: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应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共同协商处理政务……所有噶伦(为主持“噶厦”之官)以下的官员以及活佛隶属于驻藏大臣,无论官职大小都须服从驻藏大臣的命令。 ———白寿彝《中国通史》 阅读材料,分析清朝对西藏有哪些管辖措施? ①1727年,设置驻藏办事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②1751年,在西藏地方设立噶厦,授达赖喇嘛和驻藏办事大臣管理政教事务; 1.措施 (3)颁布法律(《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目的 规范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 内容 驻藏办事大臣 (职能) 金瓶掣签制度 政治上与达赖、班禅平等,共同掌管政教事务 掌管地方军事、外交等事务 活佛转世需要金瓶掣签,依照定制,报请朝廷批准 金奔巴瓶 2.重要见证 顺治·达赖 康熙·班禅 雍正·驻藏大臣 乾隆·噶厦 乾隆·章程 金瓶掣签 作用: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六世班禅 1780年8月,六世班禅带着一支两三千人的“祝寿团”来到了承德避暑山庄。乾隆皇帝特意修建须弥福寿庙,供他居住。 乾隆皇帝 皇帝 西藏的管辖 顺治 (1653年) 康熙 (1713年) 雍正 (1727年) 乾隆 (1793年) 意义: 册封“达赖喇嘛” 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设置驻藏办事大臣 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设立噶厦; 清廷对西藏地方的有效管辖 归纳总结:清朝管理西藏的措施 请用史实说明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唐朝: ... ...